坐在搖搖晃晃的馬車上,劉徹仗著現在的身材比較嬌小, 直接窩到了衛青懷裏:“說起來上輩子仲卿去後你家裏那些個小輩確實沒有人能挑得起大梁, 我朝中無將可用, 才病急亂投醫啟用了李廣利。”
衛青回答道:“伉兒確實沒有什麼帶兵打仗的大才,也不能要求我們衛家個個都有去病那樣的能力吧。”
劉徹笑了起來, 反握住衛青的手:“我不是說你們衛家不好,你們已經足夠好了,能遇見是我的幸運……你那個弟弟衛步不也將中郎將當的挺好。你去後, 我也想讓韓說帶帶衛伉, 就像你當初帶他一樣, 不過我又怕打仗凶險,折損了人, 讓大姐傷心……”
說到這裏劉徹沉默了片刻, 上輩子對於繼承了長平侯位的衛伉, 他還是非常寬容的, 甚至在對方犯法後還恢複了長平侯的爵位。然而正是這樣衛伉更加樹大招風,惹人嫉恨, 他又沒有衛青這樣能抵得住風雨巋然不動的本事, 劉徹對他也沒有對衛青那樣從小就養成的信任, 所以巫蠱之禍時還是把這個衛家的長子也折了進去。
衛青看到劉徹不說話就知道他想到了什麼地方去,雖然當初知道伉兒的事情衛青真的不想理劉徹了,但都過去這麼久了, 劉徹也在努力彌補過去的錯誤,衛青也不會抓著這點不放。
“陛下, 都過去了……你還是說說當時伉兒的表現如何吧?”
“我還記得韓說回來說,你家伉兒帶兵打仗還是不錯的,打仗雖然沒機會見著,屯邊時治軍倒是嚴明,也算有乃父之風。仲卿還記得我們穿越到平帝時期看過的史籍記載嗎?”
像劉徹這樣好學的人,當他穿到自己將來的時期時,總會迫切的想要知道在自己去世後發生了些什麼。
於是在和王莽鬥智鬥勇的過程中,劉徹還抽空帶著衛青去了石渠閣,翻閱相關的內部史料。
不過衛青不知道劉徹為什麼突然將話題轉到這裏?低頭問道:“陛下怎麼突然把話說到這裏去了?”
“你還記得據兒的孫子那朝的記載嗎?霍光曾經羨慕張安世的兒子比自己的兒子中用。我看了看他羨慕的那些點,比起來伉兒在打仗上也不虛,就因為他有個打仗特別厲害的父親,後世就說他不行,這樣會不會挺冤枉的?”
被劉徹這麼誇讚自己的兒子,衛青反倒不好意思起來;“我之前一直疏於教導幾個孩子,因此伉兒帶兵打仗的能力隻是平平。如果在他身上也有改變將來的關鍵,那麼在這一年裏我就盡心盡力地好好教他吧,伉兒的性子也是比較跳脫的,還要好好磨礪才是。”
衛青沒有說的是上輩子沒有好好教育衛伉,除了實在是太忙之外,多少還是存了些自保的心思,也希望衛伉能夠做個富貴閑人。
衛家一門五侯已經風頭太盛,反正衛伉作為侯世子遲早要繼承自己的萬戶侯爵位,讓他和曹襄一樣平安快樂並沒有什麼不好。
沒想到,衛家的不爭,並沒有阻止他們遭受滅頂之災,早知如此還不如學王家權傾朝野呢……
劉徹和衛青多年相處下來,又一起經曆了好幾個世界,此時由焉能不知衛青心中所想。
他伸出手勾住了衛青的脖子,仰頭交換了一個柔情蜜意的吻:“我們都是死過一回的人了,仲卿隻管放手去教,不要有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