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石亞男隨便的定了個方向,反正在火星南極上去哪個方向都是向北.又在操作台上200KM的按鈕上按了
\t一下,甲克蟲緩緩的駛了出去.
\t厚厚的幹冰層在甲克蟲厚厚履帶的擠壓下四散開來,偶爾露出下麵的水冰.正是因為火星上有水,才是各國
\t政府積極探索火星的原因.有水才可能會有生命,有水才可能是由碳水化合物組成的人類有生存的可能.目前
\t觀察火星上的水大多集中在火星的南北極上,分布也不是很均勻.大多數是以水冰的形式組成,這個大多數
\t是由地球人猜想出來的,除了表麵上的水冰以外還沒有發現火星上有水存在,愛好幻想的人類常常希望火星上
\t某地有大量的水,最好是液態的水存在.但是多年觀察的結果告訴人們,在最低溫度達到-123度的火星上有可能存在
\t液態水嗎?
\t火星南極最令石亞男震撼的是冰冠,按照以前觀察的結果顯示冰冠是由幹冰組成的龐然大物,最大可以高達
\t數百米,方圓幾公裏以上.
\t石亞男走下甲克蟲,來到一個冰冠前麵,輕輕觸摸一下,感覺很結實.用拳頭砸一下,表層凹下去一點.石亞男感覺
\t冰冠不象人們估計那樣是由幹冰組成的.裏麵至少有水冰的存在,要不不可能這麼結實.形成冰冠的原因還不清楚,但是
\t水冰是不可能被風吹起來的,並且水冰和幹冰不可能混合在一起.難不成是液態水混合了幹冰又被火星嚴酷的低溫凍結而成的?
\t可是火星上那來的液態水呢?想不明白就不想,石亞男拿出地圖標出冰冠的經緯度,按照剛才的習慣,把這個看起來很大的
\t冰冠起名為冰冠五號.碳水筆劃了半天也沒有寫出字來,石亞男憤怒把碳水筆插到兵冠五號上,拿出一隻鉛筆標在地圖上.
\t一路走來一路標記,走到約定的200KM處石亞男已經把冰冠標到了三十五號.再向前望已經出了南極的界限,
\t沒有了白色,滿眼都是鐵鏽般的紅色還有赭色的礫石地和凝固的熔岩流.石亞男沒有繼續向前走,調整行車的方向,以
\t椰子為圓心以剛才所走的路為半徑大概的圓形周長作為行走的路線.
\t大約走了30度角的時候,太陽已經升到了正空中,按照地球上的習慣這是到了中午了.路途經過部分的冰冠
\t石亞男已經做了記錄,他發現一個現象,越是靠南極點的冰冠越大越結實,在南極圈周圍的冰冠很小,有的隻有十幾米高.
\t感覺挺奇怪的.
\t又想調整行車的角度,直接回椰子.這時石亞男發現右側有一條黃紅色的巨大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向他的方向飛過來.
\t扭頭一看,不禁哇的一聲感慨,原來是一大片沙塵暴.大概有數百公裏方圓.
\t趕在沙塵暴到來以前搖上車窗,坐到副駕駛的位置.火星的沙塵暴真的是很壯觀,氣勢磅礴的大風卷起鐵鏽紅色的
\t沙礫偶爾夾雜著粗大的礫石漫天飛舞,轉眼間就來到了冰原的範圍內.肆虐的寒風連同夾帶的附著物籠罩著冰原以及冰原
\t邊上很大麵積的平原.劇烈的撞擊聲充斥著石亞男的耳朵,重達三十幾噸的甲克蟲微微移動,高大的冰冠更是不堪.在
\t大風中搖擺不定,細細的沙礫和粗大的礫石鑲嵌到冰冠表麵,看上去很象地球上紅紅的煙筒.
\t沙塵暴來的快去的也快,沒有幾分鍾世界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隻有紅紅的煙筒般的冰冠還記錄著剛才沙塵暴的威力,
\t石亞男有點明白為什麼南極圈外麵的冰冠比裏麵的矮小了,可能是帶有顏色的冰冠吸收太陽帶來的熱量比較多,融化的快
\t一些罷了.
\t石亞男調整了行車的方向,一邊回椰子一邊想:看來北京的沙塵暴還沒有火星的大呀.
\t
\t
\t第29章獵兔犬
\t
\t
\t2003年12月19日,歐洲航天局“火星快車”探測器攜帶的“獵兔犬2”號登陸器成功脫離了“火星快車”,並準備
\t在火星表麵著陸。但在規定的著陸時間格林尼治時間25日2點54分(北京時間10點54分)過後,地麵控製人員至今一直未
\t能與“獵兔犬2”號取得聯係。歐洲專家估計,“獵兔犬2”號可能掉進了火星表麵的坑道。
\t
\t石亞男手裏拿著鉛筆叼著顆中南海仔細地查看放在眼前桌子上的火星南極地圖.不時的劃一下,地圖上火星南極
\t大概是個圓形,直徑為400KM,冰冠有三千八百一十三個.從以前得到的空中地圖來看,火星上可能有水的地方隻能是南極和北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