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1 / 2)

然而過於甜蜜的東西是不會維持過長時間的,時間一旦久了就會習以為常,失去新鮮感,甚至發膩惡心,就像糖吃得太多很有可能會長蛀牙抑或是血糖升高直接危害身體健康。隔了一段時間之後,兩個人都有點提不起勁來,也不見得就是不愛了,隻是最初的膩歪勁兒、黏糊勁兒有些淡了而已,還不至於上升到厭倦的狀態隻是前一階段好像衝刺過猛了,讓人感覺有點透支,自然就產生了現在疲疲遝遝的錯覺。

不能經常見麵現在顯出了劣勢,距離倒是有了,可是美也沒剩下多少!僅僅依靠電話線維係的感情不免讓人感覺空有一身力氣卻無處可用的無奈,那些縱橫騰挪、海闊天空、穿插著怦然心動的聊天,因為總是看不見摸不著失去了很多魅力。可能很多時候根本不用將那麼多的甜言蜜語,隻要一個實實在在的擁抱就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效果更加直接、更加實用。說到底這個世界還是物質決定意識的。

畢加索有句名言:“兩個人之間請來了第三者,必是二者的合力造成的。其中一個人是主動者,一個是被動者。”在感情的世界裏誰也不能以無辜的被害者自居。愛情的產生或是消亡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兩個當事人或是三個,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為什麼絕大多數的初戀都會無疾而終呢?也許是因為初戀被寄托了太多朦朧、美麗、不切實際的幻想;也許是因為初戀的時候,我們確實還不懂得愛情、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怎樣去愛一個人。和晨陽的交往如果可以被稱為愛情的話,那麼就是田寧的初戀。也許是言情看多了,也許是個性使然,她太害羞、太矜持了。

田寧隻是把自己和這個相貌堂堂的年輕男人一起放在了浪漫的像電影一樣臆想的生活場景中。根本還意識不到愛情也是需要不斷更新的、也是需要兩個人一起用心經營的。因此晨陽常常會感覺田寧對自己總是不夠熱情,總是在不遠不近、不急不緩地周旋著。當然他還是真心祈盼時間能夠證明自己隻是感覺錯誤了,把過於簡單的事情理解複雜了。

可是一旦從那種甜蜜的麻醉狀態中恢複意識,哪怕隻是清醒一點點,晨陽就迅速對外界恢複了一貫敏銳的知覺,那是一種年輕的朝氣蓬勃所特有的日新月異的靈動感觸。首先就是經常會和一個年輕女教師偶遇,有時是開會的時候“碰巧”坐一起,有時是在教工專用的圖書館或是健身中心,偶遇的次數多了自然就熟了起來,從開始隻是互相點頭致意到後來共同話題越來越多了,兩個人之間的很多觀點常常會不謀而合,看待彼此的眼神中也多了那麼點惺惺相惜、相見恨晚的一是。

後來晨陽發現年輕女教師常常為了借個橡皮、膠水之類的小東西,不惜舍近求遠地顛顛地從自己在一樓的辦公室跑到他在三樓的辦公室,然後下三樓到一樓,隔上一陣,再從一樓到三樓來還這些不起眼的小東西。晨陽知道這樣的不辭辛苦完全都是衝著自己來的,就有些感動。

讀書時期驕傲的晨陽是不會輕易被別人這些小伎倆所感動的,那時他是被別人寵壞的孩子,可是這一階段他自己的所作所為和那個年輕女教師如出一轍,費盡心機都為了處心積慮地討好別人。與其說晨陽是被年輕女教師不如說是被自己這些看似無意的舉動所蘊含的良苦用心所感動了,是有那麼有點心酸、覺得有點委屈的感動,好像愛情中誰先動了真心,誰就應當理所當然地比對方多花心思、多吃些苦頭。也捎帶著對田寧產生了一點怨恨,好像自己的真心沒有得到超值回報,甚至連等價交換都不夠。如果真心地愛一個人、真心地想要見到他不管多麼艱難,總會想到辦法的,能有什麼不能克服呢?

田寧說到底還是個年輕稚氣、少不更事的孩子,沒有什麼心事,也沒有什麼心機,想象不到生活的瑣碎!那些初涉職場的壓力和挑戰、同事間微妙的人際關係、那些有關於職稱、升官、漲工資、發獎金等等的煩心事是需要有人來分擔的,這些都是涉世不深的田寧不理解、不關心甚至想都想不到的。而這些這位年輕女教師不僅感同身受,往往還能提出很多建設性意見,晨陽才忽然發現這個不算漂亮(其實長相還說的過去,隻是要看拿誰做參照物了,和田寧相比她確實不夠那麼漂亮),但是這個不算漂亮的年輕女教師很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