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2 / 3)

慶王妃也感覺到氣氛有些尷尬,忙打岔笑道:“小寶想跟哥哥姐姐玩兒是不是?琰哥兒,來和弟弟玩,帶著妹妹一起。”

然後三個小豆丁便湊在一起了。此時才發現,小寶雖是裏麵最小的,但個頭可一點都不矮,比兩歲的珠珠高,也隻比琰哥兒矮了半個頭。

小寶個頭遠超同齡小孩子是一個,另一個也是琰哥兒太瘦弱了。

慶王妃不禁感歎道:“小五嫂養孩子養得真好,琰哥兒這孩子打從生下來就小,怎麼都不長,我天天愁死了。”

提起育兒經,瑤娘可就有話題說了,她不禁問了些是不是琰哥兒胃口不好,活動太少之類的話。兩個當娘的在這邊說,三個小娃兒手牽著手,就往門外去了,有丫頭們看著倒也不怕出什麼事。

琰哥兒牽著小寶左手,珠珠在這裏麵最矮,卻要充當小姐姐牽著他另一手。不光如此,還對他說:“小寶弟弟,我屋裏有隻小狗,你聽話,我就帶你去看。”

小狗啊。小寶看著眼前這個矮豆丁,歎息道:“那好吧。”

三人本是結伴去看狗,看著看著就把小狗抱出來,放在院子裏玩了起來。

這小狗不是什麼名貴的品種,就是隻小土狗。黑鼻子,黑眼圈,四個小爪子也是黑的,其他地方卻是土黃色的毛。

長得醜醜的,但是挺可愛的,一身小奶膘,跑起來小肚子一顫一顫的,跟在珠珠後麵咬她裙子。

琰哥兒保護妹妹,拿著根小樹枝攆它,可小土狗一點都不懼,琰哥兒又舍不得打小土狗,隻能十分無奈地在旁邊瞎著急。

小寶站在旁邊看得滿眼無奈,臉上卻是帶笑的。

這時,從院門外匆匆走進來幾個下人,人剛進院子,就被人攔下了。

慶王妃聽到動靜走出來。

那下人之中為首的一個丫鬟恭敬道:“王妃娘娘,韓側妃請您去一趟。客人都到的差不多了,都等著您呢。”

慶王妃的臉色一下子難看起來,半晌才道:“本妃這就去。”

瑤娘坐在裏麵就聽到外麵的動靜,心想慶王妃和那韓側妃之間矛盾肯定不小,怪不得之前來時晉王會說那種話。

正想著,慶王妃從外麵走進來:“也總不能讓嫂子就陪我坐在這兒,呈祥閣那邊許多府上的夫人都到了,咱們過去看看吧。”

瑤娘點了點頭。

*

這呈祥閣位於慶王府後花園,臨著一片湖光水色,景色十分優美。

有點像似水榭,但卻又比一般的水榭大很多。分幾處地方,以抄手遊廊相連,有一處大花廳是臨著湖,另幾處則是臨著花園。

晉王府也有個這樣的地方,若不是景子不同,瑤娘真懷疑是在晉王府。

慶王妃和瑤娘到時,呈祥閣已經到了許多人了,四處可見衣香鬢影。這些個貴婦和貴女們或是三三兩兩,或是三五成群,散布在這一片建築之中,各自與相熟的人說話談笑。

而最大的那一處花廳之中,已經坐著許多貴婦,看模樣和打扮俱都是京中首屈一指府上的女眷,韓側妃陪在一旁,看得出此女也是個八麵玲瓏的個性,和大家笑語聲聲,一派熱鬧喜氣。

她身邊立著個丫鬟,手裏抱著個孩子,一身大紅,頸子上帶著個金鎖,虎頭虎腦的,十分可愛。

一見慶王妃來了,韓側妃就站了起來,鬆了一口氣的模樣:“姐姐,你可算來了,讓妹妹好等。”

這話說得就有些歧義了,貌似正常,實則透著不同尋常。

慶王妃一直沒露麵,由韓側妃出麵招待這些上門道賀的女眷們。按理說也不是不可,側妃也是上皇家玉牒上的側室,在座的估計沒人比她品級更高。可側室總歸是側室,又不是沒有慶王妃,哪能讓她喧賓奪主。

可慶王妃明明在,卻不願出麵,這就值得人深思了。在坐著的都是混跡後宅多年的人,各家各府上情況都大同小異,正室與側室,大婦和小婦,是一項永恒不變的命題,大抵隻有在棺材板闔上的那一日,才能擺脫這一切。

同情慶王妃的自然有,不屑韓側妃也不少,可這一切都不會影響表麵上的融洽。又不是自家事,不過是上門吃頓酒,誰願意去管這種閑事,有戲就看著,沒戲就閑著,曆來如此。

作為旁觀者可如此,作為當事人顯然沒辦法如此灑脫。早在進來之前,慶王妃就遠遠見到了韓側妃的得意,心中又哪裏是滋味。

她撐起一抹笑,對韓側妃道:“今日小五嫂第一次登門,這不,殿下命本妃好生招待,所以才會來遲了。”之後端起主母的派頭,對旁邊的一眾貴婦歉道:“諸位能來,王府蓬蓽生輝,本妃榮幸之至。”

“王妃客氣了。”

“能經曆這等喜事,對我等來說也是三生有幸。”

一陣客套的寒暄之後,韓側妃便招呼說要為二公子抓周。這可是今日的重頭戲,隨著一陣口口相傳,很快這處花廳裏裏外外便圍滿了人,大家俱是麵帶笑容地看著正中那張三米見方的案桌上坐著的紅衣小童。

案上放滿了各式抓周要用的玩意,有玉佩、有四書五經各一本,有筆墨紙硯、算盤、帳冊等,還有專門做小的弓箭和大刀,另還有些宮花與胭脂、吃食和一些小兒的玩具之類,但這些俱都是放在邊角的位置,不過是為了湊數罷了。

瑤娘忍不住摸了摸小寶的腦袋,當初小寶過周,晉王本是也要大辦一場。可惜逢上了弘景帝萬壽,當時在路上,隻能一家三口吃了碗長壽麵了事。此時見到如此熱鬧場麵,她心中不禁覺得有些愧疚。可轉念一想她的小寶如此聰慧,日後定非等閑可比,而這抓周不過是討個喜氣,當不得真,也就釋然了。

正是要開始,韓側妃突然說話了。

她臉上帶著得意的笑,從懷中掏出一枚印章放在桌案上,“為了討個喜氣,殿下特意把自己的金印借來一用。”

這金印龜鈕,龍首龜身龍尾,整體呈方形,一看就不是凡物。

事實上也確實不是凡物,皇子受封,當有金冊金寶,而這金寶指的就是金印,代表著王的地位與威嚴。隻是金印過大,又太重,並不適合平時日常之用,所以會造出一個材質、樣式、印麵,都相同的縮小版金印,作為平常之用。

很顯然韓側妃手中拿的正是代表著慶王的金印,也是慶王日常所用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