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慶王。
慶王模樣狼狽,鼻青臉腫的,爛醉如泥地癱在地上,渾身都充斥著酒氣。
韓側妃走到近前來,正想去扶他,哪知慶王還有知覺,伸手將她推開了。
慶王睜開醉醺醺的眼睛,看著她:“你來做什麼,給我出去!”
“表哥,你這樣是不行的,會弄壞身子。我扶你起來,你別躺地上。”
“你走,滾開,滾出去!”
“表哥……”韓側妃哭了出來,十分可憐:“你就算再討厭我,再不想見到我,你也別拿自己的身子當兒戲。這麼冷的天,你躺在地上,怎麼受得住。我知道我錯了,我不該騙你的,其實我也不是故意的,可是你一直不理我,我怕你忘了我,怕你嫌棄我,才會騙你自己有了……
“我在大乾沒有親人,沒有朋友,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每次進宮,我都不敢說話不敢吱聲,生怕惹來了嫌棄。去各家各府上,那些王妃夫人們,看似都對我笑著,實則眼裏根本沒我這個人……我知道是因為什麼,因為我是高麗人,我不是大乾人……
“同樣都是側妃,你看蘇側妃,在陛下皇後娘娘跟前都得臉,王妃也跟她好,別人提到她,都是羨慕。提到我……不,沒人提到我,她們連提都不願意提到的……”
慶王恍恍惚惚地聽著,與以往不同,以前他每次聽到這些話,總是會覺得心有感觸,而現在卻是厭惡。
非常厭惡。
不想聽,恨不得把耳朵捂著。
“你別說了,出去!”
“表哥……”
“都是你,若不是你,繼柔不會走!”慶王突然一下子情緒激動起來,嘴裏胡亂嚷道:“我不該對你心軟的,我應該早就把你送走。繼柔說得對,我是個懦夫,我就是個懦夫,我總是困在以前走不出來,我應該把你送走的……”
韓側妃如遭雷擊,萬萬沒想到慶王竟然動了這樣的心思。她滿心憋屈悲憤夾雜,渾身克製不住顫抖著。
不過她還是上前要去扶慶王,想得到他的原諒。兩人拉扯之間,從慶王懷裏落下一物。她眼光閃了閃,鬼使神差地伸手將東西收入袖中。
這時,傳來一陣腳步聲,卻是總管福喜來了。
他一看就韓側妃就嚷上了,“側妃娘娘,您怎麼來了?您看殿下這兩日心裏不爽,唉,您就別添亂了。”
韓側妃想說什麼,福喜卻是使了個眼神給她,她當即不再多言出去了。
走到外麵還聽見慶王對福喜道:“以後別再讓她進來,我不想見到她……”
福喜道:“小田子去恭房了,都是老奴沒被人看好,以後定然不會發生這種事……”
*
知道慶王妃在娘家過得不錯,瑤娘就放心多了。
可轉眼間又一項事情擺在眼前,那就是正月十五上元節宮中會擺宴。
慶王妃如今和慶王鬧成這樣,怎還能一同入宮赴宴。幸好晉王回來說,今年上元節的宴與以往不同,乃是與民同樂,是時慶王妃出不出現都可以。
為了掩人耳目,瑤娘還是決定邀了慶王妃出來,真有個什麼也能有托辭。慶王妃本是不願出門的,賴不住瑤娘一再命人去邀,隻能答應了。
到了這一日,晉王先入宮去了,瑤娘則在府裏陪著慶王妃。
慶王妃是提前就來晉王府,不光是慶王妃,琰哥兒和珠珠也來了。
見到闊別已久的小夥伴,琰哥兒和珠珠總算露出了些笑容,這幾日琰哥兒和珠珠臉上的笑容少多了,慶王妃看在眼裏,疼在心裏,免不得愁眉不展。
這幾日家裏人的態度她也看在眼中,自然明白無論她做出什麼決定,家裏人都會支持她,甚至會盡最大努力幫她。
可她怎能罔顧家人的安危,若她真要和離,那對抗的可是皇權。即使成了,會不會招來陛下的厭棄?她會不會連累父兄?還有琰哥兒和珠珠,不可能讓她帶走。普通人家都沒有這種事,更何況是皇家。
隻要一想到這一切,慶王妃就有種不能呼吸的窒息感。
可若讓她再回到那座府裏,她也是萬萬做不到的,也因此這幾日慶王妃一直糾結焦慮,實在想不出個什麼好辦法,隻能就如同她爹說的那樣,等年節過了後再說,能拖一日就是一日。
慶王妃本以為瑤娘會問她一些事情,哪知瑤娘從頭到尾都沒有問起這一切,她心裏不禁鬆了口氣。幾個孩子玩在一處,見著孩子們臉上的童真,慶王妃也漸漸忘了煩擾。
榮禧院裏掛滿了燈,大的小的,五顏六色。
瑤娘和慶王妃陪著孩子們玩了一會兒,吩咐下人們照顧好幾個孩子,就收拾出門了。
弘景帝今日在午門樓宴請百官,並在端門前設了鼇燈和燈棚。其他眾王公貴族勳貴大臣們,自是每年不拉的在棋盤大街上設起了燈棚,綿延一直到正陽門。
夜幕已經降臨,方出王府,就能感覺到空氣中蘊含著一種屬於狂歡的躁動。
出了王府所在的大街,牌坊那裏設了一個龐大高聳的燈塔,這是晉王府命人設的。從馬車裏往外看去,各種樣式顏色的燈塔、燈樹鱗次櫛比,排列在一家一家一戶戶每個街口巷口前。四處都是人頭攢動,車馬如龍。
晉王府的馬車先去了棋盤大街,遠遠就見到那條矗立在端門前張牙舞爪騰空欲飛的五爪金龍鼇燈。
瑤娘還沒見到這樣的場麵,簡直都看呆了。慶王妃與她講,每年的上元節都是京中最熱鬧的時候,這鼇燈更是每年都會有,隻是形狀不同。
一直走到馬車不能再走,瑤娘二人才下了車來,讓護衛們護持著往裏麵去了。
再往裏就是老百姓的禁區了,說是與民同樂,弘景帝也不可能真就毫無顧忌地融入在其中,若是出個刺客什麼的,江山動搖,社稷不穩。
晉王府的燈棚設在比較靠前的位置,臨著弘景帝列坐的燈棚,瑤娘一路走來眼都看花了。越是往裏,這燈棚外麵所懸掛的燈越是好看,瑤娘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知道原來花燈也能玩出這麼多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