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老婦人笑眯眯的,其中有一個插了句嘴:“那小閨女這麼好的人品,也不知她男人今兒來了沒?”
“嘿,你們別說,蘇家搬來這麼久了,我還沒見過她小閨女的男人呢。”
“這兩口子莫怕是忙,瞧人家小閨女今兒不也回來了,蔥尖兒似的人也跟著忙裏忙外的。”
“既然能配得上這般人品的小閨女,男人的人品肯定不會差。”
“那可不好說,沒聽過一句,好漢無好妻,賴漢娶花枝。”
“呸呸呸呸,說什麼呢,今兒大喜的日子。”
說錯話的老婦人忙佯裝打自己臉一下,笑著道:“瞧我這張嘴喲。”
這話音還沒落下,小寶就突然叫了聲:“爹!”
隨著這聲爹,幾個老婦人好多雙眼睛頓時往晉王那邊去了。
吳氏匆忙離開,正房裏就剩了晉王和二寶兩個人。本來還有紅綢,紅綢被晉王命出去給瑤娘幫忙去了。
這正房按理說尋常是不給人隨便進的,可今兒日子不同,時不時就有人進來拿東西或者進來找人的。
人進來一看,裏麵坐個畫兒似的男人,一問三不知,對方尷尬,晉王也尷尬。
晉王沒堅持多大會兒,就抱著二寶出來了。想去找瑤娘,可惜沒見著人,正往四處看,就聽見小寶的聲音了。
幾個老婦人愣了一下,愣完之後反應過來。
“這就是那小閨女的男人?”
“孩子都叫爹了,難道還有假!”
“長得可真俊!”
這些個老婦人們可不知道害臊是怎麼寫的,也特敢說話。其實上了年紀的市井婦人都是這樣,本來就是長輩嘛,對方要晚一輩,都是拿來當小輩兒們親近。
“快來快來,玉成他娘小閨女家的男人。是不是沒地方坐,來這邊坐!”
又是一個被這一連串稱呼繞暈了的可憐人。
不過晉王走過來是因為小寶在這裏。
“玉成他娘也真是,親姑爺丟這兒不管。孩子你也別怪,你大兄弟今兒辦喜事,家裏人都是忙得腳不沾地的。”
“這是家裏老二吧,長得跟他親哥一樣白嫩。”
“人家小兩口子長得都好,孩子自然也長得好。”
“快來,給奶奶抱抱。”
二寶個傻家夥也就伸著手給人家抱,笑得見牙不見眼的,讓幾個老婦人更是誇這孩子仁義,是個熱鬧人。
小寶終於解脫了,他被抱著喂了一嘴的花生米。來到晉王懷裏的他,回頭望了望傻弟弟。
反正二寶喜歡熱鬧,肯定開心。
晉王想走沒走成,被好心腸的桂花嬸子安排在旁邊的一個席上坐下了。
“快別走了,這人僻靜,待會兒炸炮仗不會驚著孩子。等會兒就要開席了,你這做姑爺的可是貴客,我得替玉成他娘把你給招呼好了。”
正說著,外麵突然鞭炮聲喧天,去迎新娘子的花轎回來了。
感覺周遭一下子就喧嚷起來,彼此之間說話聲都聽不著。晉王見二寶坐在桂花嬸子的懷裏,讓人捂著兩隻小耳朵,又見旁邊有人不停地對他打手勢,也笨手笨腳地學著人給小寶捂上耳朵。
父子倆麵麵相覷,都有一種窘然卻不討厭的心情。
有鑼鼓聲,有鞭炮聲,震耳欲聾。
似乎一下子很多人都從外麵湧了進來,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人們圍在兩側,一對新人手持著紅繡球相攜從外麵走了進來。
堂屋那邊門口站了許多人,蘇秀才和吳氏被人匆匆推了進去,瑤娘似乎也在,轉瞬間新人就入了堂屋,四周安靜下來,有什麼人在喊著唱詞: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對拜!”
“禮成,送新人入新房。”
……
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不過院子裏四處都燃著大紅色的燈籠,倒是不顯昏暗。
所有人都入席了,隻等酒菜上桌就可開席。
到處都是人聲、笑聲,隨著做喜宴班子的班頭站在院中高喊一聲:“開席了!”便有數個人端著托盤,其上擺著各式涼碟走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