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1 / 3)

==第一百九十五章==

陳閣老此言一出,殿中所有人俱都驚懼不已。

代王瞳孔一陣陣緊縮, 袖中的手握拳負於身後:“還請陳閣老莫要胡言亂語, 世人都知父皇集權甚重, 一直不願再立太子, 又怎可能提前立下遺詔!”

陳閣老哂笑道:“既然代王殿下心知肚明陛下不願再立太子, 又是從哪兒弄來的這紙遺詔?”

聞言, 代王的臉色當即陰了下來。

無他, 皆因陳閣老意有所指的味道太濃厚。也是點明了之前朝堂上有眾多大臣擁立代王,可弘景帝一直態度不明。既然當初沒有順水推舟立代王,怎可能現在就突然變了注意立遺詔傳位給代王?

一時間, 殿中眾人的目光皆是驚疑不定。

魏皇後乃是六宮之主, 昨夜又是代王侍疾。若是不細想也就罷,細細一想,還真是有很多蹊蹺。

“不知永王殿下何在?”宗牧突然道。

宗牧官拜翰林院侍讀學士, 又兼文華殿大學士,雖為閣臣之一,但極少參與朝政大事。不過因其學問淵博, 德高望重, 在一幹文臣之中十分有威望, 其本人也是弘景帝的心腹大臣之一。

他的突然之言,霎時提醒了眾人永王的沒有出現。按理說這種情況,以永王的性子,他不可能不出現。

代王看了身邊的一個太監一眼,這個名叫青庵的太監頓時堆著笑臉道:“永王殿下患了風寒, 讓太醫診脈開了藥,如今服了藥正睡著。”

這個理由顯然欺瞞不了眾人,親爹死了,做兒子的永王還能睡得著?

陳閣老冷笑不言,宗牧已經來到了他的身側。而與之相同,一向沉默寡言的工部尚書洪啟也來到了陳閣老身邊。這兩人的行舉不言而喻,皆是是對代王之言存疑,同時也是證實了陳閣老方才的遺詔之言。

孟閣老似有些反應不過來,看看陳閣老三人,又去看其他大臣,再去看代王。

“這到底是怎麼了?有什麼話好說好商量就是。”

宗牧說是內閣大臣,實則骨子裏還是個文士,頗具傲骨,其本人也有自己的棱角。聽聞此言,不屑一笑:“孟閣老這稀泥和得真是好,方才陳大人所言還言猶在耳,你怎麼就能當做渾然不知。事關朝廷社稷,事關大統,還請收起你那套和稀泥的路數!當初陛下確實召過我三人,親筆立下過遺詔,而遺詔之上承繼大統的人選並不是代王殿下。”

“這……”孟閣老被臊得老臉通紅,但還是解釋道:“我這不是怕鬧僵了。”

這時,刑部尚書曲智突然站出來道:“既然兩份遺詔相悖,陳閣老等人對遺詔存疑,空口無憑也不能作數,不知那遺詔現在何處,還請陳閣老速速命人取來,也能以安眾心,以示正統。”

陳閣老冷笑地看了他一眼:“曲尚書一直屬意立代王為儲君,本官若是告訴你遺詔在何處,不是明擺著主動送上門。”

“你——”曲尚書氣急,一甩衣袖:“狗咬呂洞賓!”

事情一時陷入僵局,在場的十多位大臣皆是重臣要臣,有的位列六卿,執掌一部,有的雖官位不高,但也是內閣閣臣,俱都是朝廷的中流砥柱。

如今發生了這樣的事,明擺著代王就是假傳遺詔,甚至可能弘景帝的駕崩也並不單純。可同時大家也都清楚自身處境,代王費如此周折將眾人請進宮,無疑是請君入甕。

那麼大家此時的安危——

細想之下,俱是冷汗直流,腦中各種念頭頻頻閃現,臉色乍青乍白。

魏皇後乃是一介女流,自詡這計策算無遺漏,卻萬萬沒想到突然又弄出一份遺詔來。心中氣惱的同時,也是十分慌亂,不過她幾十年的皇後也不是當假的,當即斥道:“陳閣老,本宮敬你是兩朝老臣,可你竟為了一己之私禍亂朝綱。遺詔是陛下臨大行前親筆所書,難道還能作假不成?你此言是指責本宮偽造遺詔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