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還來不及說阻止的話,瑤娘便興衝衝的下炕出去了。他不禁有些詫異,難道發生了什麼事?
不過小寶並沒有表現出來,之後他借著由頭套了紅翡的話,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瑤娘很快就從小廚房回來了,她眉眼帶笑,十分高興。
“娘燉了羊肉湯,這天氣喝羊肉湯最是補人。燉了一大鍋,剛好咱們晚膳時可以用,再往太上皇那裏送一些。你皇爺爺身子不好,身邊也沒個知冷熱的人陪著,咱們就多上上心,老人家長壽,就是小輩兒們的福氣。”
小寶看著笨娘,她怎麼就會認為皇爺爺身邊沒知冷知熱的人,李德全不是人嗎?還有那麼多宮女太監。
不過之後他耐著性子陪著二寶玩,瑤娘在一旁和宮女們說話,一麵看著他們含笑的樣子,讓小寶突然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突然懂了什麼叫做知冷知熱。
可不是如此,每次他去乾清宮總是冷冷清清的,大抵就是二寶去了,還會熱鬧些。他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會多帶二寶去。
孤單,上一輩子深入骨髓,重生回來後小寶一直刻意去回避。事實上他並不孤單,小時候有娘有春兒秋兒,大了些有二寶這個磨人精,還有琰哥兒瑄哥兒他們,他已經很長時間不知道什麼叫做孤單了。
他突然有些明白為何最近這幾日,每次皇爺爺總是催著他們走了。他並沒有多想,隻當皇爺爺精力不濟,又或是二寶實在太吵鬧,此時卻一瞬間明白了。
晚膳的時候,晉安帝從外麵回來了。
瑤娘服侍他淨麵淨手,一麵吩咐人擺膳,又對他說了今天熬了湯。
在炕上賴了半下午的小寶,突然從炕上跳下來,道:“我去給皇爺爺送湯。”
“讓太監們去送就是。”
“還是兒子親自去。”
晉安帝好奇問道:“送什麼湯?”
瑤娘遮掩道:“就是我今兒熬了羊肉湯,不小心熬多了,小寶說父皇他老人家喜歡,就想著往乾清宮那邊送一些。”
晉安帝沒有說話,卻是看了她一眼。瑤娘卻已經扭身讓紅綢給小寶穿衣裳,又吩咐小寶讓他快去快回。
事實上直到這邊膳都擺上了,小寶還是沒回,卻是讓打發太監來回了話,說是留在乾清宮陪太上皇用晚膳呢。
*
乾清宮
“怎麼這時候來了?不是每次都是說要回去陪你娘用膳?”
其實沒有每次,就那麼一回,然後就讓太上皇給記住了。
“我娘熬了湯,讓我來給皇爺爺送一些。”小寶說道,他身邊的小太監將手裏的額食盒,畢恭畢敬交給李德全。
太上皇瞟了那食盒一眼:“今兒已經送了一遍,怎麼又送。”
“我娘說冬日天寒,羊肉湯最是補人,多給皇爺爺補補身子。”
“羊肉湯?膻腥味兒太重。”
“我娘熬得沒有膻腥味兒,皇爺爺要不要嚐嚐?”
小寶讓李德全幫著把食盒打開,裏麵放了偌大一個帶蓋的湯碗。也是瑤娘太實誠,宮裏進湯都是用湯盅裝,她倒好直接上湯碗了。
其實以前瑤娘不用湯碗的,都是用湯盅來盛,今兒也不知怎麼了,竟如此大手筆。
小寶似乎看出李德全的和太上皇的詫異,不禁有些微微發窘,他解釋道:“喝羊肉湯就得用大碗,小碗喝了不美。”為了強調,他特意又補充了一句:“是我爹說的。”
這話讓二人起疑,晉安帝會說這種話?同時也勾起了太上皇的興趣,他看了那湯碗一眼:“那朕就試試。”
話音剛落,李德全在旁邊說道:“太上皇該用晚膳了。”
“那就擺了罷,你也留下來用。”後麵這句是對小寶說的。
小寶隻能吩咐身邊太監,讓他回養心殿傳話。
禦膳很快就擺了上來。
太上皇患了腦卒中,半邊身子不能動,經過劉良醫針灸,如今還是行動艱難,卻是不如往日那般僵硬了,也能借著外力靠坐起來。
他身後墊著一個大軟枕,麵前的炕桌已經被收拾幹淨,兩個小太監低著頭往上麵擺膳。菜並不多,大多以清淡為主,少煎炸,多蒸煮。
劉良醫說了,現如今太上皇必須吃清淡些,以素食為主最好。太上皇本就喜葷不喜素,口味也重。因為這個原因,太上皇一直胃口不怎麼好,每次用膳都吃不了多少。
小寶在太上皇對麵坐好,李德全親手將湯盛了出來,在兩人麵前各擺一碗。
奶白色的湯,散發著一種濃濃的香味,倒是沒有膻腥味,反倒有些誘人。其實這種羊肉湯是一種很民間的普通燉法,精雕細琢的東西吃多了,偶爾瑤娘也會親自下廚,做些民間吃食,也是能迎來一大兩小的捧場。
太上皇活了這麼大把歲數,什麼珍饈沒吃過,但這羊肉湯還真是第一次喝。他曆來不喜羊肉的膻腥味兒,更不用說如此簡陋的羊肉湯,裏麵既沒放人參,也沒放些其他珍貴藥材什麼的,除了幾顆蔥花,便是一塊塊被燉的半透明的水蘿卜。
但看起來好像真得很誘人。太上皇因這段時間每日都要服藥,而顯得寡淡無味的嘴裏不禁生了一些口涎。
“皇爺爺快喝吧,這湯要趁熱喝才好。”說著,小寶捧起碗來,喝了一大口。
太上皇也不禁端起碗來,瓷碗一湊近,便有一股衝鼻的辛辣味。是裏麵放了些許胡椒。
可喝後細品,卻並不覺得的辛辣,而是很鮮美。
“我娘燉湯與旁人不大一樣,這羊肉湯裏放了魚,兩者一起燉十分鮮美。”
說話之間,太上皇已經將一碗湯都喝光了,碗底兒就剩了幾塊兒水蘿卜。他一隻手無法靈便使用,便將小瓷碗放在炕桌上,才拿起銀箸挑了碗裏的蘿卜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