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必然有與之相符的利益,方能讓人下多大的賭注。到目前為止,根本沒有必贏的把握,誰也不敢破釜沉舟。
晉安元年二月初六,帝冊封王妃蘇氏為後,昭告天下,普天同慶。
*
晨光微熹,坤寧宮卻是燈火通明。
天還沒亮,瑤娘便起了,在宮女的服侍下泡了湯浴,洗淨長發。如水般的宮女湧上來,又退下去,一片繁忙的景象。
今日是皇後娘娘的好日子,也是整個坤寧宮的好日子。大家臉上都帶著喜色,瑤娘也是打從起了就在笑,一直笑到晉安帝忍不住看了她一眼,說了句真傻。
可她卻不以為然,說了便收起笑,扭頭又笑了起來。
“朕先走了,你不用慌。”
“妾身送陛下。”
按理說,封後大典前夕帝後是不能同寢的,帝後將沐浴齋戒三日,直到封後那日方可見麵。
可很顯然這所謂的規矩在晉安帝眼裏就是個擺設,他不提,自然也沒人不識趣的和瑤娘說,所以這本該沐浴齋戒的三日,晉安帝過得很是通體舒暢。
晉安帝離開了,坤寧宮這邊繼續忙碌著。
直到瑤娘穿上皇後的冠服,再三檢查沒有錯漏才算罷。
“娘娘可真美!”
瑤娘看著鏡中的人,深青色的翟衣,上織十二對翟鳥紋間以小輪花,紅領、褾、襈、裾,織金色小雲龍紋,另有玉革帶、蔽膝、大帶等。頭帶九龍四鳳冠,中一龍銜大珠,上有翠蓋,下垂珠結,三博鬢,美輪美奐。
瑤娘的長相嬌憨,但身具媚骨,若是坐著不動,不說不笑,方是正好。可一旦動了起來,卻是偏媚了些。
而這套莊嚴肅穆的皇後冠服卻中和了她的媚,除了嬌豔,還給她增添了一股不可侵犯、高高在上的皇後威嚴。
瑤娘也覺得鏡中之人美,她從沒有這麼美過,美得讓她有一種目眩神馳感。
“二皇子,可萬萬使不得!”
這聲音讓瑤娘回過神來,卻發現不知何時小寶和二寶都來了。
二寶不改秉性,一見到瑤娘就想撞過來。可瑤娘這一身打扮耗費了眾人半天的功夫,可經不起他這一撞。
“聽話,好生站著,等回頭娘給做你最喜歡吃的紅燒肉。”
這不開口還好,一開口就漏了餡兒,哪家的皇後會在緊鄰封後大典上說做紅燒肉這種話。
小寶走了上來,作揖一拜:“兒子拜見母後。”
這動作似乎給二寶提了醒,他也忙似模似樣跟著哥哥做了一遍。
瑤娘笑眯了眼,嗔道:“你們兩個小頑皮,還來取笑娘。”
“今兒是母後的好日子,當得如此。”
說話玩鬧之間,突然有一陣鍾鼓聲遙遙傳來。
明明隻是單調的鼓點,甚至讓人分辨不出其中的旋律,卻莫名讓人心中生畏。
“父皇已經禦臨太和殿了。”
果然,鍾鼓聲歇,又響起奏樂‘隆平之章’。
奏樂傳到坤寧宮來,聲音已極其微弱了,可今日乃是封後大典,萬眾矚目,整個紫禁城除了與封後有關的,再無其他聲音,所以即使坐在坤寧宮中也是能夠隱約耳聞的。
‘隆平之章’歇,跟著響起的是‘慶平之章’與‘顯平之章’。
玉蟬攙扶起瑤娘,小寶拉著二寶避了開,一眾宮女太監尾隨行至正殿門處站定。
庭院中各處節案、香案、寶案均已設好,並有司儀女官六人早已在各處站定守候。
遠遠的,有奏樂越來越近。
瑤娘下了殿前台階,剛站定就看到晉安帝一身玄色袞冕,身後跟著正副冊封使及大隊抬著冊、寶亭的內鑾儀校而來。
她有些詫異也有些激動,可忍不住走上前幾步。
帝後二人隔著一米的距離說話。
“陛下,您怎麼來了?”
按理說冊封使當是禮部官員,而不該是晉安帝,此時晉安帝當是禦座在太和殿等待冊封使回稟禮成。
“朕一直在想,你若是穿了這身後服好不好看。”
瑤娘有些赧然:“那好看麼?”
“還不錯。”
作者有話要說: 那啥電視中演的那種封後大典,帝後二人一起登上皇宮中最高的那處台階,接受百官跪拜是不存在的。應該是分開進行,之後帝後會去奉先殿祭告祖先,及皇後向皇帝行八拜之禮作為謝恩禮,就不細寫了。
我覺得停在堂子急搓搓地來看穿了後服的小奶娘挺好。
如果您覺得《王府寵妾》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80/8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