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三八班的學生還在念高一的時候,他們有一個非常出色的班主任。
這個班主任為人和藹可親,無論對哪個學生都很好,對學生關心倍至,深得學生的喜愛。
他會經常組織學生進行各種活動,在班級裏開展各種競賽,將整個班級的氛圍弄得非常好。
隻是對老師喜歡得越深,一旦發現老師和他們想象得不一樣,這些青春期學生們內心的崩潰可想而知。
那一個周末,這位老師組織八班的學生去春遊,在途經一處建築工地的時候,因為保護措施做不到位以及工人的操作失誤,一塊水泥板從上方掉落。
這個班主任聽到了上方工人的叫喊聲,抬頭看了一眼,然後迅速閃到了一邊,卻沒顧及到和他走在一起、和他暢談人生理想的蔡曉靜。
蔡曉靜走得很安詳,甚至連自己怎麼遭到意外都不知道。
看到這一幕,所有的學生全都憤怒地瞪著他們班主任,眼神冰冷。
他們班主任沒理會任何學生,當即轉身而去,然後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全班學生替蔡曉靜同學舉辦了追悼會,這個班主任也沒出現。
曾經,這位班主任在班上慷慨激昂,說自己熱愛學生勝過他自己的生命。
可是在災難麵前,這位班主任的行為讓所有學生感到可笑,甚至可悲。
說得比唱得還好聽,騙了所有的學生,估計連他自己也被騙了。
如果不是這件事情,也許他自己都不知道,他終究還是隻愛他自己。
原本沒人要求一個老師在災難麵前必須先保證學生的生命,可是師德裏麵不是有這麼一條嗎?
就算真沒辦法保護學生周全,至少碰上危險的時候,你提醒一聲總可以吧?
可是這位班主任沒有,他自己跑了,跑得非常幹脆。
可以想象得到,他當時的腦子裏隻有自己活命,根本沒有考慮身邊的學生。
就是這樣的老師還整天把“熱愛學生”掛在嘴邊,表現得非常陽光,非常完美,諷刺啊!
自那之後,高一八班就變了個模樣。
對班主任的痛恨使得他們恨巫及烏,將憤怒轉移到其他老師身上,然後就變成了現在的高三八班……
“原來是這樣。”王峰很是無奈地聳了聳肩膀,“他們這群家夥就像是被男人拋棄的怨婦,然後在大罵男人沒一個好東西一樣啊。”
對於王峰這種比喻,其他老師也隻是翻了翻白眼,卻沒辦法說他比喻得不恰當。
事實上這個比喻再恰當不過了,這些學生這兩年多的狀態就是這樣子。
不過,他們今天晚上再提起這個禁忌的名字,是不是想起了這個同學?
學生們的酒敬完了,趙玉琳還想說些什麼,王峰忽然站到了台上,舉起了酒杯:“這杯酒,我也敬蔡曉靜同學。”
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之中,王峰把酒灑在了地上。
“別惺惺作態了,你又沒見過曉靜,你敬個屁!”滿臉淚水的劉雨軒忽然大聲怒吼,“你這麼做,無非是想要博取大家的好感罷了,你和那個偽君子並沒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