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番外:說好了,如果有來世(2 / 2)

在一起七年,尋常日子裏不是沒給他刮過胡子,從一開始的小心翼翼害怕刮傷了他,到後來漸漸也有了經驗。

此刻,她給他刮胡子時沒說話,那人臉湊得近,她手中專注,呼吸都小心,卻感覺到他的鼻息一直微微噴灑而來。

等刮完了,藺君尚洗了臉,轉回身低頭在她唇上親了一口,微抬下頜側著角度說:“情天刮的臉好像特別帥,是不是?”

這人俊美的五官不能多看,不然容易被迷住心神,情天抬手推開他,轉了身出去。

藺君尚沒有忽略妻子唇角那抹笑,望著她轉身離去的背影放下心來。

她向來獨立冷靜,卻也容易在某一些細節裏善感,昨夜的情緒波動,他擔心她今天會受影響。

……

這一天約了與倪珺夫婦一同出去,情天與她通過電話確認時間後,一家三口在餐廳吃過早餐就讓度假村的司機送到小鎮上。

而這一天是當地時間1月26日,恰巧碰上印度的國慶節,全印度各邦都會舉行慶祝盛會和巡遊活動,注定這天出行會格外熱鬧。

與倪珺夫婦彙合之後,幾人在小鎮上逛時曾遇到Jatin,他在業餘休息的時候常出來給來印度旅遊的人拍照,賺一些外快補貼家用。

遇到幾人後Jatin沒再繼續給遊客拍照,掛著相機陪著一塊逛,不時做些介紹。

這裏的人們收入普遍都不高,隨處可見的貧窮,Jatin說在特別貧窮的地方政府會給百姓發糧食,寺廟也會提供免費的午餐。

但即便貧窮,這裏的人依然過得自在快樂,淳樸簡單,情天與當地人交談,發現他們的言談與思想都會帶有那麼點生活哲學性。

窮有窮的活法,那種樂觀值得學習。

一路上藺君尚也會用英語教幼安認很多新鮮事物,所以小家夥也並不無聊。

倪珺信仰基督,雖不出去工作卻常常陪著孟良隨處走,將兩個孩子都送去教會幼兒園,一周隻見一次麵,幼安聽到了,轉頭對藺君尚說:“爸爸,謝謝你。”

謝謝老爸沒有因為要獨占媽媽,而把他送去全托的幼兒園上學。

倪珺很喜歡幼安,因為小家夥不皮很有禮貌,而且真的很聰明,這是自己家裏的兩個孩子不能比的。

聊起幼安與藺君尚的那個約定,賽馬拿了第一之後,他又乖乖讓老爸在《唐詩三百首》裏抽了十首來背誦,而且全部無錯過關。

這十首是沒有給任何準備與提示下現場隨手抽的,幼安能背出來,說明他自己本身先要做到對這三百首都熟爛於心,才不會畏懼被抽查其中之一。

其實藺君尚覺得兒子的聰明不止在於此,更在於他的不喜露鋒芒。

他畫畫好,被老師表揚之後不會多畫拿去跟同學炫耀。他記憶力好,背書快,但除了老師要求的課文,不會在班裏多背一篇。同樣,課堂上老師提問,胸有成竹的同學都喜歡舉手發言,他知道答案卻沒有什麼表現。

老師曾對情天說:“藺懷殊同學各方麵成績在班裏都是第一,如果能再積極一點,就是全班的榜樣了。”

藺君尚卻知道,兒子這麼做,正是因為不想成為“榜樣”這樣的身份。

就此事藺君尚也問過,幼安淡然回答:“太麻煩,表現太好就會被抓去參加各種比賽,媽媽說時間寶貴,我的時間隻想自己掌握,拿來做喜歡的事。”

這麼獨立特別的性格,藺君尚也就隨他去了。

……

逛累了中午去餐館吃飯,點了一種軟煎餅味道不錯,幼安很喜歡。

不希望被搶著買單,藺君尚悄然提前去結賬,不小心被路過的人碰掉了皮夾,服務員撿起來歸還時,看到皮夾裏放著的照片,是一家三口的全家福。

藺君尚感激地接過,而服務員在那一天拿到了此生最多的一次小費。

-

午後,Jatin開車載著眾人去了他父母的家。

房子在半山,景色很美,自家門口種了一些蔬菜,周圍長滿花草綠植。

Jatin的父母很熱情,但情天不希望讓老人為大家忙碌,打算這頓午餐由她跟倪珺去下廚做幾個菜。

孟良此次印度之行是陪妻子同時也算采風取材,隨身帶著簡易的畫具包,此刻正在給Jatin的父母畫色彩肖像。

藺君尚低頭看手機剛接收的一封許途發來的郵件,聽到Jatin與孟良的對話,從肖像畫有感而發,感慨不知何時上了年紀的父母已經顯現蒼老,歲月不留情。

“總會有人先走,父母,夫妻都是。”

“我比她大不少,不出意外先說再見的也是我。”

孟良說著停了畫筆歇息,從口袋掏出煙發給Jatin,又起身給藺君尚遞過來,順道要給他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