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敬德帝之前私下定約的隨意。
這一次由安郡王出麵的求親之行,即便算不得是大張旗鼓,但也並沒有絲毫的遮掩。
隻要是有心之人,自是已能察覺到一些蛛絲馬跡。
老太爺一點頭,這事情就算是徹底得定了下來。
大夫人倒是想要站出來反對的,但理智上她也明白,這件事已是無力回天了。
敬德帝這一舉措,看似的確是給足了白家臉麵。
畢竟從皇權角度出發,若是想要選擇白纖柚為太子妃。既然敬德帝先前私訪白家的時候,已與白家通過氣了,這麼長時間白家這邊也沒有再提出異議,那麼在這件事上,自然是直接下旨,昭告天下即可。
至少白大爺一開始焦急等待的,便是那昭告天下的冊封敕告。
但是敬德帝偏偏卻是,出人意料地以非官方的形式,將白家放到了一個徹底與皇權平等的地位上。
商討,求娶。
這是何等得誠意十足!
但是,這在大夫人看來,不過是換湯不換藥,形式上好看了一些罷了。
這求親,看似是捧著白家,來征求白家的意見。
但,白家真能拒絕嗎?
自然不可能的!
白家若是拒絕了,不管是拒絕得有多麼委婉。自此,怕是也就成了那出頭之鳥,還是明晃晃站到了皇權對立麵的出頭之鳥。
即便世家終有一日會再次站到皇權的對立麵上,也絕對不會是此時。而若非深思熟慮,也是沒有哪個世家敢冒著大不韙起這個頭的,當這個鳥的!
因而,求娶白纖柚為太子妃一事,既然安郡王已經起了這個頭,那一切便將如同那開弓之箭一般,絕無再回頭的可能!
大夫人再是不願意,也隻能保持著端莊,眼睜睜地看著安郡王與老太爺以及自己的丈夫相談甚歡,還要笑著應對妯娌間的恭維和打趣。
兩邊很快就達成了一致,安郡王也就沒有再久留。
在留下了一批為數可觀的異寶奇珍後,便告辭離開。
倒是白家眾人各自歸去後,默默消化著這一上午的起起落落。
這一個上午,白家先是出乎意料地被成家退了親,而這退親之事還沒有讓人徹底消化完。安郡王又替太子上門提親了。
即便這退親與提親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當事人,但總歸也都是白家的事情。
道一句“柳暗花明”,亦是未為不可。
或者說,這一切都來得太戲劇化了!
在安郡王離開之後。
白家的十二小姐被聘為太子妃的消息,不脛而走。
其擴散的速度,甚至遠遠超過了前頭發生的白家三少爺被退親的消息。
京都百姓往往先是聽說白家的十二小姐被定為了太子妃,而後再聽說太子妃的哥哥被人給退親了。
一時之間,談資四起。
…
與景信在白家進門處暫別的景伍,獨自一人回了自家的小院。
從踏進白家的那一刻,到回到小院,這一路上,關於白纖柚即將成為太子妃的事情,她已經聽了個七七八八。
內心早已是翻江倒海。
她怎麼也想不到,明明隻是出了趟門,辦了件再簡單不過的差事,短暫地敘了舊友,這才剛回到白家,她來到這這個世界八年,都毫無頭緒的任務,居然就自己自然而然地正式上了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