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大家風範(1 / 2)

李向陽在提出這一聲問題之後,就知道肯定會有很多人質疑自己,甚至還會有很多人幸災樂禍。

對於這一切他早有預料,所以臉上一點表情變化都沒有。

其實他更注意的,是陳鶴的反應。

事實上陳鶴的反應出乎他的意料。

在他想象中,當著這麼一教室將近一百多名學生的麵,忽然間被一個學生說“你講的不對”,這樣的話,陳教授第一時間的反應應該是生氣嗬斥甚至是惱羞成怒。

但陳鶴居然沒有,不僅沒有,反而饒有興趣的望著他,眼神中似乎還帶著幾分鼓勵。

好吧!

李向陽意識到自己還是低看這位教授了,或許這一位真的是那種胸中有溝壑的學者,更多的隻是關注知識,而非其他什麼麵子臉皮。

“這位同學,要不要上來說?”

這時候,陳鶴站起身來,指了指自己身邊的空位置,朝著李向陽做了個招手的動作。

他甚至將多媒體講台上的話筒往過擺了擺,明顯就是讓李向陽暢所欲言。

瞧見陳教授如此做派,教室裏麵所有學生心中,都是一個大寫的服字。

這才是名師風範,這才是一個大學教授該有的風度啊。

這時候很多人記起來,陳教授以前就說過,學術分歧不可怕,學術爭論也不可怕,可怕得是對學術爭論的壓製和抵觸。

看起來陳鶴教授本身是踐行了這一理念。

“好。”

陳鶴教授姿態做足,李向陽自然也不會怯場。

之前聽了一小節,就會因為他想看看,這位被誇上天的陳鶴教授到底有多少真材實料。

起身,大踏步的走向了講台上。

在所有學生的目光注視下,李向陽站在了陳鶴教授身邊,輕輕的拍了拍話筒,搖搖頭:“用不著這玩意。”

“那請說。”

陳鶴教授笑了,事實上他也用不著這玩意,或者說是用不慣。

要不是教室裏麵的學生實在是太多了,他才懶得用這東西。

李向陽也笑了,緩緩說道:“陳教授,我記得你之前說人體上同樣的位置,用針的深淺決定了治療的反向和效果,對吧?”

“對。”

“那如果同樣的位置,同樣深淺的用針程度,能不能達到不一樣的治療效果呢?”

李向陽依舊是笑著,不過眼神中卻多了幾分質詢之意。

其實對於現存的中醫理論來說,陳鶴說的很正確。

中醫針灸之術講究一個穴位,不同的穴位會導致不同的治療效果。

而有些特殊的部位,穴位是重疊的。

這就需要針灸使用者利用不同的刺入深度,來激發相應的治療效果。

舉個例子,同樣的一個位置,可能治療咳嗦隻需要用針刺入一分深度,但治療哮喘就有可能需要用針刺入一分半。

總之深淺之間,運用之妙,全憑針灸使用者的悟性和經驗,這些東西不是書本上能學到的,更不是普通人能夠體會到的。

李向陽這個問題一拋出,陳鶴就愣住了。

事實上這個理論,類似於數學領域1+1這種最簡單,但也最難的理論問題。

1+1=2估計任何人都能隨口算出來,可要讓你證明,那就是最厲害的數學家都不好證明。

剛才李向陽提出來的問題也是一樣。

同樣的穴位同樣的深度,能否實現不同的治療效果,這一點對於中醫理論來說,已經不是一個簡單層次的問題了。

簡直已經觸及到了中醫基礎理論的層級,如果真的有可能實現,那麼將會是一種顛覆性的創造。

當然前提是能實現,至少在陳鶴多少年的實踐中,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

他也曾經研究過這個課題,隻不過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因為在李向陽問出一分多鍾後,陳鶴搖搖頭:“這位同學,你講的這種情況,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實踐中,我沒見誰能做到。”

一番回答滴水不漏。

畢竟從理論上,針灸之道向來存在一種氣針的說法,隻不過那種說法太過於玄妙,陳鶴也隻在某些古籍上見過隻言片語,卻從來沒有親自見識過。

據說氣針之法,是借助醫者自身體內的氣息,引動細針的晃動,從而達到不一樣的治療效果。

但這種說法過於玄妙,陳鶴個人感覺是古人故弄玄虛。

人體內怎麼可能有那種氣息呢?

“好,不愧是陳教授,果然是有大家風範。”

李向陽很滿意陳鶴的這個回答,至少對方沒有一口咬死,甚至還留了一絲的可能。

不像是有些嘴硬的家夥,即便是自己做不到,也會拚死的說不可能,結果到頭來隻是自取其辱。

得到陳教授這個答案之後,李向陽朝著教室裏麵環視了一眼,朗聲道:“那各位同學呢,你們覺得有沒有這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