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夫人聽了鄭嬤嬤稟報,親自去下房見了那個叫綠茵的姑娘。
顧夫人去的時候那姑娘正推開倒座的支摘窗,用扇兒掩著粉臉,探出半截身子好奇地向外張望,而此時那處倒座房外正有幾個魁梧的青衣家人來來往往。
廊上的顧夫人蹙了蹙眉轉身與鄭嬤嬤往回走,這樣的姑娘不值得她露麵。
鄭嬤嬤回頭看了眼翹首張望的綠茵,擔憂道:“咱們二房的丫頭從來都是本本份份的,如今倒送來這麼個丫頭子……大冬日的開窗子,舉止如此輕浮,看著也不像是個安分的!”
顧夫人聽了不由蹙眉,若箴哥送個文文靜靜的姑娘來也沒什麼好擔心的,可那個姑娘也太嬌媚了些,簫哥尚未成親又是情竇初開的年紀……
顧夫人越想越覺得心中不安。
回到正房時屋子裏靜悄悄的,隻有兩個大丫鬟在外間做針線。
采苓和采芙見夫人這麼快回來不由麵麵相覷,又見夫人麵無表情的就知道是那姑娘不太令人滿意。
“老爺還不曾回來?”顧夫人道。
采苓搖了搖頭,“不曾回來!”
顧夫人聽了心中更為不安。
鄭嬤嬤親自沏了杯茶,勸慰道:“夫人別急!看看老爺回來怎麼說!”
顧夫人已無心喝茶,她呆坐在榻上良久,吩咐鄭嬤嬤:“把佛珠請出來。”
鄭嬤嬤忙小心翼翼取出供在佛龕裏的迦楠念珠奉給顧夫人。
顧夫人淨手焚香坐到梳背椅上撚著佛珠默念起《金剛經》來。
香爐裏的檀香嫋嫋升起,丫鬟們早已退去,守在一旁的鄭嬤嬤不時看向夫人撚動的青蔥玉指,暗暗想著顧老夫人的英明。
夫人手中的那串念珠是顧老夫人送給女兒的陪嫁,盤頌念珠可以使人平心靜氣,可見老夫人早就預料到了這府裏的不太平,又怕女兒怒極傷身,故而送了這串珍貴的佛珠。
這些年在這府裏,夫人每到心情不平靜的時候,都會取出念珠來默默盤頌,心情慢慢也就平靜了,可這次夫人持著念珠的手卻有些微微顫抖。
靜靜守在一旁的鄭嬤嬤不由歎了口氣。
夫人已經三年沒盤頌過念珠了,可這剛一回府就……
***
三房的東書房裏,璟老爺吩咐小廝:“給二老爺上一壺金華酒,再上一壇燒刀子。”他此時已有了微醺的醉意,卻是酒意正濃時。
瓚老爺看著已麵色泛紅的三弟,勸道:“過量傷身,三弟也少飲些罷。”
“咱們兄弟久別重逢,今日就該喝個痛快。”璟老爺站起身舉起酒盞誠心誠意向二哥躬身作揖道:“子不言母之過,我替母親向二哥賠罪,今天的事希望二哥不要放在心上。”他說完一臉緊張地望向二哥。
瓚老爺笑了笑,忽然想起三弟小時候的調皮模樣,目光變得更加柔和,他拍了拍三弟寬闊的肩膀:“咱們兄弟之間說那些反而生疏了。”
璟老爺見二哥並沒有放在心上,這才鬆了口氣,又想起一整日沒見到麵的女兒,歉意道:“雲箬沒給二嫂添麻煩罷?”
那孩子沒有同胞的兄弟姊妹實在孤獨,這才總喜歡往二房跑。
瓚老爺笑道:“五丫頭活潑機敏,她二嬸母和姐姐們都很喜歡她,三丫頭和五丫頭更是同息同止感情深厚,你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