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直的青磚甬路,每隔一段距離便佇立著一對四方青石燈柱,其上安置著八角琉璃燈。遙望前路猶如一條巨龍,仿佛沒有盡頭。
引路的女官身穿杏色織金長襖,耳戴翠玉秋葉耳墜,身姿挺直端莊,臉上掛著和善的淺笑。
能在王妃身邊掌事的女官真的有她表現出來的這樣和善嗎!雲筠不敢有片刻的放鬆。
她緊緊跟在女官身後,步步留心,時時在意,惟恐做了錯事。
女官錦歆一直留心觀察著身後的梁三小姐。
十二三歲的小姑娘不施粉黛,依舊眉目如畫。
她身量嬌小,穿著八成新的石榴紅對襟羽緞鬥篷,頭上戴著精巧的桃瓣簪花,腳下踏著一雙紅紅的鹿皮小靴,瞧上去十分喜慶。
梁三小姐並沒有刻意打扮得華麗多姿,從始至終不多話不亂瞧,不卑不亢溫順乖巧。看得出來被她的母親教養的很好。
錦歆輕輕彎了彎唇,腳步也漸漸放慢了些許。
雲筠這才感覺跟著她沒有那麼吃力。
不知行了多久,在雲筠腳都有些麻木了之後,女官終於停在了一座青嵐殿的巍峨殿宇前。
錦歆駐足,笑容親切的向雲筠介紹:“這座殿宇是以王妃的字命名。門上的匾額是王爺親筆所題,與其它殿宇的匾額不同。”
雲筠隻知道王妃名喚袁敏,原來字青嵐。
那蘇側妃的紫玉殿又是以什麼命名的呢?
雲筠疑惑著仰頭望去。
豎立的祥雲金匾上,鬥大的翰墨字跡:渾厚蒼勁,氣勢磅礴!猶如千軍萬馬揮舞著長槍怒喝奔騰而來。
雲筠不由一陣恍惚。
長輩們常說字如其人,能寫出如此雄渾鋒銳的字體,世子的父親——端親王到底會是怎樣的人呢?
布滿鎏金銅釘的高大朱漆殿門敞開著。
錦歆輕笑道:“梁三姑娘請進!”說著人已進了殿門。
雲筠回過神來,忙提起裙擺隨著女官跨過高高的門檻。
上了石階,女官直接引著雲筠進了東偏殿的西暖閣。
錦歆轉身笑道:“王妃尚在禮佛,請姑娘先與等待的郡主一處敘一敘。”
雲筠腳步一頓,輕輕點了點頭。
暖閣內一身大紅錦袍的慶陽郡主正與一身灰衣道褂的蘇晴對坐下棋,穿著錦裙繡襖的薑靜兒側坐在繡墩上旁觀。
“薑姐姐!”雲筠看到薑靜兒也在,高高懸起的心這才輕輕落回原處。
薑靜兒聽到動靜轉過頭來,看到雲筠的一刹那臉上漾起欣喜的笑容。
她忙起身迎出來,笑著攜了雲筠的手仔仔細細打量了她半晌,這才笑道:“我不知道姨母也邀了筠妹妹。”又連聲問她:“筠妹妹近日過得好不好?”
雲筠依賴地挽了薑靜兒的胳膊:“還好,就是十分想念薑姐姐。”
薑靜兒笑著替雲筠向那女官道謝:“勞煩錦歆姐姐了!”
原來這位女官叫錦歆,雲筠也忙跟著欠身道謝。
女官曲膝笑道:“姑娘客氣了,幾位先聊,奴婢去稟報王妃。”
薑靜兒點了點頭笑著引雲筠進暖閣與郡主見禮。
正凝神蹙眉的郡主看也沒看,隻隨意的擺了擺手。
雲筠又笑著與晴姑娘見禮。
蘇晴抬頭對著雲筠淺淺笑了笑,繼續低頭沉思。
棋盤上玉質瑩潤的黑白棋子已廖廖無幾,顯然到了廝殺的重要階段,雲筠沒敢再出聲打擾。
這時角落裏垂首靜立的侍女輕手輕腳的為雲筠取來繡墩。
薑靜兒笑著拉了拉雲筠的手。
雲筠依著薑姐姐的意思乖巧地坐到了她的身旁,這才扭頭淺淺的打量了幾眼暖閣中的陳設。
暖閣內臨窗的小炕上鋪著龍鳳穿花織金鍛的坐褥,中間設著雕花小幾,幾上置著十六楞冰梅紋鹵壺和一套玉花柄杯。
她們所在的北牆掛著一幅肆意奔騰的駿馬圖,圖前置著一套紫檀木:扶手處雕著靈芝紋的椅幾。
郡主和晴姑娘正坐在搭著繡球錦椅搭的圈椅上下棋。
雲筠輕輕探頭向裏麵的小隔間望去。
扇形的鏤空雕花槅扇前掛著葫蘆景織金錦的帷幔,槅扇內西牆的大紫檀雕螭案上,設著獸頭香爐,香爐的兩側是一對孔雀綠釉的瓷瓶,瓶口處各有一隻慵懶伏臥的紫獅子。
案前設著紫檀軟榻,榻幾上的胭脂紅釉燈籠尊內插著一株尺高的紅珊瑚,地上鋪著羊絨紅毯,有兩個清秀的侍女靜立在勾起的帷幔兩旁。
暖閣內布置的熱鬧又繁麗,若素淡清雅的王妃坐在這裏,雲筠總覺得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薑靜兒見筠妹妹麵露疑惑,趁著郡主二人一局終了的空隙低聲向她解釋道:“這些都是王爺的意思!”
雲筠聽了十分驚訝。
她隻見過母親派人歸置父親的書房,卻從未見父親吩咐人布置過母親的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