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嬤嬤帶著自幼收養的女孩靈兒,靈兒背著包袱,二人一道搬來梁府。
顧夫人特意為宮嬤嬤收拾出一處幹淨寬敞的大院子。
宮嬤嬤拒了,直接在芷蘭院住下,悉心教導雲筠。
自打宮嬤嬤來,連顧夫人和雲箏都少來打擾。
期間梁老夫人讓廖夫人將府裏的姑娘都送了來,央求她一同教導。
幾個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微微垂頭溫順的站在宮嬤嬤麵前。
梁府的大姑娘繡帶垂金、項牌錯落,四姑娘項上戴著黃澄澄沉甸甸的金項圈,五姑娘雙手金釧玉鐲齊戴。
至於梁府二房的這兩位姑娘,二姑娘柔順嫻靜,三姑娘溫婉漂亮。
相貌性情倒是沒話說,隻是這衣裳飾物卻是清湯寡水。
宮嬤嬤看了幾位姑娘一眼,斷然回絕。
梁府的幾位姑娘見了如菩薩低眉般的宮嬤嬤隻覺得比金剛怒目更可怕,她們一聲沒敢吭,乖乖走了。
待閑人散盡,宮嬤嬤凝視溫順垂眸的雲筠良久,暗暗歎了口氣。
當初的皇後娘娘那可是自幼延請名師指導,傾全族之力栽培,又有她從旁盡心輔佐,這才成就了今時今日的地位。
如今這位梁三姑娘……誒……雙重任命,沒法子想,迎難而上吧!
宮嬤嬤不得不再一次感歎這樁差事的艱難。
屋中的雲筠正儀態端方淺笑嫣然的靠牆而立,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是在舒爽宜人的花園裏欣賞美景。
可實際上她頭上頂著一本書,雙腿夾著一本書,如湘江水一般的十八幅湘裙紋絲不能動,垂墜的叮當環佩一聲不能響,兩本書更是不能落下,如此也不知站了多久。
顧夫人每日專門為宮嬤嬤去玉茗樓訂來上等席麵,靈兒提著送來的食盒,立在一旁,等待示下。
宮嬤嬤見雲筠今日表現不錯,笑著向她招手。
雲筠放下書,娉婷而來。
宮嬤嬤鄭重囑咐:“切記,禮儀規矩如影隨行,深入骨髓方是大成。更要管理好你的表情,喜怒不形於色,不要讓人輕易就能把你看透。”
雲筠曲膝淺笑,輕聲應是。
這姑娘風姿綽約,裙擺不動,環佩未響,一舉一動已漸入佳境。
宮嬤嬤滿意點頭,讓她也去用飯。
雲筠並未急著去,而是打開食盒親手為宮嬤嬤擺飯,安箸、捧飯、進羹,又侍立在案旁布讓。
宮嬤嬤看向魚肚煨火腿,雲筠便輕緩的將魚刺剔除,夾了一箸魚肉,又夾了一箸火腿。”
知道感恩就好!
宮嬤嬤看到這裏,眼中閃過掩飾不住的笑意:“你也去用飯吧。”
雲筠時刻沒忘記宮嬤嬤的教導,曲膝行禮,時刻保持儀態,端莊優雅。
宮嬤嬤看著款款而去的雲筠暗暗點頭。
飯畢,宮嬤嬤淨手漱口,歇了午覺。
下晌等雲筠來,宮嬤嬤指著窗前的古琴對雲筠道:“你先撫一曲漁舟唱晚給我聽聽。”
雲筠點頭,淨手,端坐於琴案旁緩緩撫就。一曲琴音傾瀉而出,音色流暢圓潤,指法嫻熟,唯獨欠缺了一些真情實感,到底少了幾分韻味。
不過以她這個年紀也還不算太差,慢慢教導一番也能撫出意境深遠的曲子來。
宮嬤嬤沉吟片刻,又讓雲筠寫了幾個字。
雲筠過去書案後撚袖研磨,依言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