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娘怕殿下誤會,想解釋一下“自己與娘家表哥沒什麼,她不是有意要與他見麵的。”
偏偏殿下卻什麼也沒說。
回了芷蘭院,顧夫人看了正靜靜傾聽瓚老爺說話的魏儀一眼,拉著女兒的手坐到榻上。
撫著女兒柔順的秀發,細細的低聲囑咐她:“回去後要用心侍奉王妃,體貼世子,和睦妯娌,善待郡主小爺們,盡好你應盡的本份!”
顧夫人說著抬頭看了一眼,見沒人注意她們,又壓低了聲音指點女兒:“聽說你的妯娌文大奶奶是個能人,你更要時時處處細心周到才是,一定要真誠待人,以她人喜好入手。”
筠娘一一點頭應下,看著憂心她的母親,慢慢濕了眼眶。
下晌筠娘灑淚拜別父母親人,一步三回頭的與殿下出了梁府。
日後除了年節一些必要的場合她將少有機會再回娘家。
並肩坐在車輿裏,看著她精致一張粉臉,梨花帶雨的模樣,魏儀心下軟了幾分。
她比他小那麼多,他該讓著她些才是。
筠娘剛剛嫁進府中又甚是惶恐,自己與她計較做什麼?
魏儀心下這樣想著,連昨夜她不肯用心服侍他的惱意也散去了七八分。
兩人回去給王妃請安。
慶陽郡主正與王妃笑著說話。
看到大兄身後的梁氏,慶陽忍不住蹙了蹙眉,卻沒想到正被大兄看在眼中。
魏儀再看向慶陽時目光不禁流露出一抹深沉。
慶陽尚不自知,王妃卻看在了眼裏,她當即看向新進門的兒媳。
往常看著還好,若引得家宅不和就不美了。
筠娘心知肚明,相比較自幼在王妃身邊長大的慶陽郡主,自己剛嫁過來,在王妃眼中自然沒有郡主感情深厚,王妃也不想看到他們兄妹因她而不和。
筠娘能理解,她也想與王府眾人處好關係。
若不出意外,這裏將是她的家,她也不希望家宅不和。
筠娘想到這裏,上前輕輕攜了郡主的手,笑道:“昨日聽郡主與文嫂子討要花樣子,我今日回門將舊日親手所畫的畫樣子取了來,過會讓丫鬟給你送去。”
慶陽很是詫異,她沒想到梁氏會如此細心,更沒想到自己對她這麼漠視,她還會主動與自己示好。難道她就一點芥蒂也沒有?
也不知是真的不放在心上,還是在拿自己顯示她的賢良。
若是前者還好,若是後者……
慶陽不由眯了眯眼,並未領她的情,反而甩開了她的手,冷淡道:“文嫂子已經給我送來了,你自己留著用吧!”語氣中隱隱透著不耐,說完就扭身去喝茶,不在理會筠娘。
這下別說魏儀,就是王妃也不禁麵露不讚同,卻也明白了並不是兒媳的不是。
當著兒子兒媳自然要給慶陽留些顏麵,就是訓導也不會當著他們的麵。
王妃就笑著問兒子兒媳:“你們吃過飯沒有?”
魏儀點頭道:“吃過了。”又反過來關心起王妃。
母子倆敘了片刻,王妃就催促他們:“累了一天,你們快回去歇著吧!”說著向兒子投去意味深長的一瞥。
一旁的弘嬤嬤就掩袖笑起來。
王妃娘娘這是急著抱孫子了。
魏儀表情依舊平靜,並未有什麼表示。
一旁的筠娘始終安靜溫順的聽著殿下與母妃說話,一副夫唱婦隨的模樣。
王妃已經習慣了兒子的冷然淡定,未曾要求他立刻表態。可迫切想要抱孫兒的心卻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