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冬至,年關將近,端親王府的女眷們正在裁冬衣、打首飾,王府上下個個插金帶銀,眉開眼笑。
正喜悅間有府裏的太醫來診冬季的平安脈。
筠娘笑著問為首的霍老太醫,“父王、母後的身體可否康健?”
霍老太醫上前一步,拱手笑道:“主子們都很健康!”
筠娘聽了,放下心來,坐到軟榻上,伸出雪白的皓腕,竹月立刻眼疾手快地覆上了絹帕。
霍老太醫親自上前蹲身認真切脈,其餘太醫皆留在了正堂。
半晌後收了腕枕,霍老太醫起身撚須笑道:“世子妃脈象從容和緩,不沉不浮,十分康泰。”
守在一旁的宮嬤嬤笑著遞上謝銀:“有勞太醫了!”
霍老太醫微微點頭,盡職盡責地在東院長篇大論了一番冬季的滋養和防護。
沒有喜訊,筠娘微微有些失望,強打起精神微笑傾聽,末了交代他們去四季齋給郡王妃診一診平安脈。看著霍老太醫口幹舌燥地躬身走了,筠娘慢慢斂了笑。
宮嬤嬤使了個眼色,竹月見了,立刻滿臉笑容地走上前來,道:“郡王院裏的梅花,奴婢昨日看還含著花苞,今早見了竟綻放了大半,主子真應該去瞧瞧。”
筠娘聽了竹月的話,忽然想念起自己閨房院裏栽種的那幾株梅花,也不知沒了主人的看護,它們今冬開的好不好。想到這裏,筠娘輕輕笑道:“那我們去看看!”
東院裏每個院子的景各不相同,美不勝收。屋裏服侍的都是年輕的小姑娘,很喜歡院子裏的景,一齊歡喜地簇擁著世子妃出了正院,走向郡主的院落。
二進院裏郡主居住的那一側栽種了幾株紅梅,其間穿插著幾株臘梅,嬌豔盛放。三爺這一側的西牆下搭著葡萄架,裏麵架著秋千索,窗下有兩處睡蓮缸,葡萄藤蔓這個季節卻是藤黃枯萎了。
慶陽和魏侗聽說嫂嫂來了,忙親自迎出來,幾人一起賞了一回景,將嫂嫂迎進正堂暖一暖。
慶陽最近偶爾會去容和堂跟著筠娘學管家,如今已有了幾分架勢,心思也周密了許多,她當即吩咐喜兒:“快去準備上好的點心吃食。”
喜兒脆生生答應一聲,立刻笑嘻嘻的去了。她最喜歡跑腿的差事,連閑逛都有了,可比時時刻刻悶在屋裏強。
筠娘正帶著慶陽和魏侗坐在正堂的如意椅上一麵喝花生酪,一麵說笑,就見甘露笑嗬嗬進來稟道:“五小姐來了!”
慶陽聞言捏著湯匙的手停頓住,當即放下青花瓷六棱碗,轉頭笑著問道:“是嫂嫂的五妹妹來了嗎?”
筠娘笑著頷首,一旁的魏侗聽了“啪嗒”將湯匙擱進碗裏,抬起頭,立刻吩咐甘露:“還不快請進來!”
“是!”甘露笑著去了,片刻迎進來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女,鬢角帶著點翠堆疊的紅梅簪花,手腕上戴著水汪汪的碧玉手鐲,穿著襴邊團花寬袖褙子,臉頰紅潤,雙眼靈動,笑容甜美,很可愛的一位少女,與嫂嫂並沒有什麼相似之處。
親自來送喜帖的大家小姐還是第一次見,饒是膽大敢為的慶陽也不禁佩服不已,不禁多看了她幾眼。
魏侗也好奇,隻是不敢多瞧,畢竟是女眷,他是小男子漢哩!
雲箬進門笑著撲過去摟了筠娘的肩膀,口裏連連嬌呼著:“三姐姐,三姐姐!”十分親密的樣子。
親熱了片刻,又忍不住抱怨:“我不來看你,你是不會想到去看我的。”又自顧自話地道:“我知道你忙,出門不便,給我準備些好吃的,我餓了,把我哄開心了我就不怪你了。”
筠娘用手指戳了戳她的額頭:“你呀!還像個長不大的孩子。”嘴上說著,立刻吩咐竹月去預備一些美味的新鮮吃食。
慶陽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魏侗看了不禁瞪大了眼睛。
王府禮教森嚴,兄弟姐妹之間很少有這麼親切的互動,筠娘能理解她們眼中的不可思議,笑著向她們引見雲箬。
雲箬性子討喜,很快博得了姐弟倆的喜愛,變得有說有笑起來,筠娘坐在一旁笑看著她們。
甘露帶著墜兒和喜兒、文兒她們一塊兒玩,又去取了幾碟果子招待她,圓臉的墜兒一如既往的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