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探險隊裏,最漂亮的就要數珠珠了,命不經傳的她骨子裏透著一股誘人的氣質,雖然年齡不大,但長發飄逸間讓人無限憐憫。她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候突然冒出來,把最後遺留的問題迎刃而解。早在三江大瀑發現“怨女穀”的時候,珠珠這個美麗的女孩子繪聲繪色的給大家講述了西南地區關於“怨女”的淒美故事,給眾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當探險隊遇到這個所謂的“白文”之時,她再次站了出來。仿佛她就是神明安排好的,來專門幫助大家排憂解難的仙子。
眾人依舊是用奇怪的目光看著這個小女孩。
“真的是白文,”珠珠怕他們不相信,再次鄭重聲明,“我真的可以看的懂上麵寫的都是些上麵的。”
一語驚人。
但每個人似乎仍然不太相信這個文靜的小女生,弱不禁風的她竟然能夠看懂這個已經難道了旁邊那赫赫有名的考古學家希圖雅博士的“白文”,難以置信。
珠珠點點頭,開始解釋道,“其實我是西南的白族人。”
白族人,剛才經過希圖雅對白文的簡單介紹,大家已經知道關於白文,形成於南詔地區,主要是當地的白族民間使用,如此對珠珠說看懂文白也不足問怪了。但在現在這個時代,不僅國際上掀起了學習漢語的狂熱,甚至東南亞地區漢語竟可以通用,在中國內地也隻有幾個大的少數民族,像蒙古族、壯族,回族、滿族等依然保留著自己的語言文字,其他的少數民族幾乎被漢族漢化了,整個五十六個民族真成了一個大家庭,而像珠珠這樣年輕的孩子,如果不是出去工作、生活的需要還能保持自己民族的語言已經不多見了。
珠珠繼續解釋說,“不瞞大家,我是白族的後裔,我的先祖可以追溯到唐宋時代的大理國,從很小的時候起,我的祖父就開始教我學習白文,雖然那個時候村子裏的人們已經差不多把這個文字忘光了,可我家卻世代流傳延續著,家裏有規定,不分男女,必須一代一代的把白文傳下去。”
珠珠又開始講故事了。
大家驚奇的注視著她,從來都不知道在這個年齡很小的女孩身上竟然也有著這麼多的奇怪的故事,似乎她有著數不清的秘密,總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她本身就是一個迷。
珠珠的臉上竟然泛起了紅暈,隻有少女的羞澀才能說明她此刻的心情。
發燒的臉上依舊掩蓋不住內心的跳動。
希圖雅博士微笑的點頭,給珠珠自信的目光,暗示她接著說下去,而身邊的和尚在看了似懂非懂的白文後,仍舊是叨念著他不知說了幾百遍的陳年老調。
“阿彌陀佛……”
珠珠接著說了,“那時候年齡小,我不懂事,大人讓學什麼就去學什麼,如果學的不好,祖父就會很生氣,就用準備好的竹板拍打我的手掌,可以說,我的童年就是在這種被鞭打的生活中一點一滴的走過來的。”
聽了珠珠的話,每個人仿佛可以看到她那悲痛沉重的艱難歲月,深深的體味到一個孩子的辛酸往事,不免對這個弱小的女孩子憐憫起來,甚至有的女士竟然含著眼淚,就差掉了下來。但其他人更多的是,即使珠珠的祖父強迫她學習白文,有些不可理喻,但人家畢竟出於對民族寶貴文化的保護,同時要不是當初強迫她學習的話,探險隊今天恐怕將對這個已經冰封千年的古墓繼續視而不見,神秘的故事或許依舊或被埋藏在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