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趙佶當初的記憶裏知道這國丈王藻一向看自己這個女婿不起,不過,這也不怪王藻,誰叫自己還是端王趙佶的時候表現得這麼差勁呢。
作為在京西有名大族王氏的代表,王藻當初確實料不到端王趙佶會榮登大寶,現在看來,當初不是自己眼光不夠,而是高氏太後的目光太毒辣。
不過對比河北王家,曆代有人出將入相,京西就差得遠了。這一次自己的便宜女婿登上九五之位,看來自己的京西王家要出人頭地了,至少要把他們比下去。
“不知皇上這次光臨本府,有什麼要老臣可以效勞的?”
“哦,朕是隨便走走,王恒呢?”
“王恒?微臣馬上讓他過來。”
我昨天叫童貫查過王恒的資料,這小舅子還真是有些真才實學的,在淳安兩年考績都是優等。
不一會,一名高高瘦瘦的白麵書生走了進來,那一臉的書卷氣,在眉宇之間顯露無疑。
“臣王恒叩見皇上,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卿家不必拘禮,起來吧。”
“謝陛下。”
“朕聽皇後說王愛卿原來在淳安當縣令,是朕登基時奉調回京的,至今尚未有安排。”
我隨口向王恒發問,知道這小子一定是在京中悶壞了,胸中又有一些本事,可能是不想在京師中當一個平安國舅。
“啟稟陛下,吏部當時是有安排了,不過臣是想不負臣這一身所學,現在做一個無所事事的平安國舅,又何時方可有機會處臣得以報效國家?”
我語調漸漸嚴肅:“王愛卿是想讓朕給你換一個有些實權的職位了?”
“不,陛下誤會微臣的意思了,臣隻是想,與其做一個平安國舅,不如讓微臣出來幹一些有益的事,臣不要什麼實權和實職,隻要能真心為民辦事,就知足了。”
看來我這大舅子還是有一些書生意氣,不過總好過那些紈絝子弟,每日隻知提籠架鳥,遊手好閑的無所事事。我眉頭緩了一緩,認真看了王恒一眼。
而王恒和在一邊的王藻不由擦了一把汗。天威難測啊,剛才隻要王恒說錯了一句話,那整個王家在皇上的印象就會全毀了,以後的路可就難走羅。
“唔,王恒,那你說朕該安排你到哪裏才合適呢?”
“謝謝皇上能理解剛才微臣的一番話,臣謹遵皇上吩咐,隻要有所差遣,無論是哪裏,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我想了想,這京中形勢複雜,既然王恒這小子有心,而且又是年輕才俊,何必讓他來淌這一趟渾水呢。作為自己皇後的至親弟弟,不如讓他外放到其它地方,反正京師外麵現在自己鞭長莫及,讓他在京外建立一些自己的勢力也好。
“好,王恒,你現在是國舅,已經是三品官員了,不過你隻做過縣令,朕也不能一下子讓你真正的坐到三品大員的位置上,就外放你到一路去當個安撫使吧,從四品官職。”說完,我又麵向朱武道:“朱先生你看這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