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忠彥和六部尚書取消中侍禦史和中書侍郎的封駁權,倒是大大的拍了皇上的一個馬屁,讓我倒有些飄飄然了。
“都察院院長和監察院院長二職不再向內閣負責,凡事直接向皇上稟報,由皇上親自主領。”
韓忠彥說完,眾臣工不由一陣目瞪口呆,他們剛才隻是粗略的看了一下奏本,想不到是如此改革,這一來,都察與監察兩院的院長可是一個灸手可熱的職務,就不知是花落誰家了。
在眾臣工還在胡思亂想的時候,禦史大夫李清臣出列奏道:“臣附議韓相的奏議,自臣領禦史大夫一職以來由於禦下不嚴導致三院混亂,職責形同虛設,請陛下降罪。”
諸臣中除了韓忠彥和六部尚書之外,各人均用一種奇怪的目光打量著李清臣,包括四王在內的有些人甚至心中在想:你李清臣剛才不是在徐海一案上表現得忠心耿耿嗎,怎麼這一轉眼,皇上和各位內閣大臣就把你這急先鋒給賣了。
還有大理寺卿正李格非,心中正奇怪,難道皇上是如此刻薄寡恩之輩嗎?就是狡兔死了,也不用馬上就烹走狗吧。作為在官場中混跡多年的老手,李格非知道絕對不會是這樣的,相信改革了禦史台後李清臣仍會給皇上起用。
我和顏悅色地向李清臣道:“李卿家不必自責,禦史台的改革是必然的事,朕也不是怪罪你。”說著,我又轉頭向韓忠彥道:“韓相啊,既然你和六部是如此認為,不知對改革後的都察院和監察院院長人選可有什麼提議?”
這一來,眾人不由豎起了耳朵,看看韓相和六部尚書對兩院院長的提議,要是一不小心給皇上看中,坐上兩個灸手可熱位置的其中一個,那在仕途上的飛黃騰達就指日可待了。
韓忠彥見眾臣一副如臨大敵的正經八百的樣兒,心中暗自發笑,於是朗聲道:“經微臣和六部尚書同議,星禦史台已經撤消,而原禦史中丞李清臣熟悉其具體工作,又任過地方各路官職,建議由李清臣擔任監察院院長一職,而都察院由於要負責糾彈中央百官,並巡視糾察京城,建議由五城兵馬指揮使宗澤暫時兼任都察院院長一職。”
這一來,大家心中一陣驚奇,任用李清臣為監察院院長倒還不怎麼樣,但是任用宗澤為都察院院長卻是大失所料,不過傳聞皇上說過他是宗澤的有力後盾,看來此言非虛啊。
不待眾人反應過來,我一錘定音的道:“好,準韓相和六部尚書所奏,來人啊,傳宗澤。”
其實大家此時已經心知肚明,說什麼韓相和六部尚書的奏章,不過是托言而已,皇上怕是早和他們七人商量好了,隻不過是在朝會時通知大家知道一聲罷。
“五城兵馬指揮使宗澤參見陛下,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宗卿家平身。小林子,宣旨吧。”
宗澤站了起來,正好小林子展開聖旨道:“李清臣、宗澤聽旨。”連忙和李清想又跪了下去。
“經內閣六部同議,撤消禦史台,原禦史台中丞李清臣改任為監察院院長,原五城兵馬指揮使宗澤賜正五品銜,兼領都察院院長一職。其餘原禦史台諸僚各依職責到兩院。”
李清臣與宗澤兩人三呼萬歲後退下,宗澤小心翼翼地自動退到最後麵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