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劍在雁門關外的左大營看見關內是火光衝天,雖然他不知道楊元帥到底在幹什麼?因為他奉命出來之時,楊燕雲還沒有具體布置其它人去哪裏,有什麼重要的事?
何劍看到火光之處是城中心,生怕有什麼意外,連忙點齊人馬,一方麵是注意相隔幾裏的遼國井子寨敵兵的動向,另一方麵也密切注視城中事態的發展。
何劍雖然是雁門關的總兵,可如今楊元帥是河北三路的軍都指揮啊,他說什麼自己也隻好照辦,不過他也是老楊家推薦的人,從心底裏對楊燕雲是一種佩服,相信老楊家的人無論什麼時候也不會做出對大宋不利的事,如今楊燕雲應該是在雁門關內大開殺戒,那隻有一個可能,就是清除內賊。
一念至此,何劍知道楊元帥讓自己到左大營的用意了,諸將之中,楊燕雲除了知道自己和向玉前之外,卻沒有可信任之人,左大營與遼國是第一道防線,有他何劍守在這裏,楊元帥便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專心的進行除賊之事。
何劍也不是笨蛋,大略的知道楊燕雲的的計策之後,馬上點齊左大營的兵馬,頓時整個大營燈火通明,人聲馬嘶不絕於耳。
同時,相隔左大營幾裏的遼國井子寨的守兵也在一陣緊張,當有斥候向井子寨的遼國總兵蕭漢稟報雁門關出現的情況之後,蕭漢忙讓斥候進一步的探聽虛實。
雁門關內火光衝天,而雁門關與自己相對的左大營卻燈火通明,宋軍在搞什麼鬼?
可蕭漢派出去的斥候卻完全沒有作用,他們探聽不到一點有用的消息,雁門關四門緊閉,外麵的人進不去,裏麵的人想把訊息傳出來也沒有可能。探子們聯係不上裏麵的李雙和多哥,他們不知道此時他們兩人早已經成了楊家鐵血黑衛的刀下之鬼。
在沒有辦法之下,蕭漢隻好也和何劍一樣點齊人馬,密切注視大宋一方的動靜。
兩軍相互監視,一直到天色微明,誰也不敢先動一下,生怕引來對方的攻擊。
蕭漢與何劍兩人一邊注意各自的動靜,一邊注意著雁門關內會出現什麼狀況,彼此繃緊了神經。蕭漢握刀的手裏滿是汗水,一旦雁門關內有動亂的跡象,就是他的大遼軍隊衝鋒陷陣的時刻。
何劍可就鎮靜得多了,因為他相信隻是清除區區的幾個內奸,就算是他手下的偏將都可以處理,更別說是赫赫有名的楊家後人楊燕雲元帥,自己隻要看好井子寨的遼兵即可。
晨光已露,太陽漸漸地升起來了,遼國的井子寨總兵蕭漢歎了一口氣,正要讓全神戒備的遼兵回去休息,忽聽得雁門關西城門一聲炮響,遠遠的蕭漢隻看見兩隊人馬出來,但那兩張飄揚的大旗他還是看出來“大宋互市使曾”、“大宋互市使楊”,那鮮紅的旗幟在清晨看來是分外耀眼。
蕭漢看這個樣子,知道昨天晚上雁門關內並沒有出現什麼對大宋不利的意外,忙讓人給還在六陘關的大遼互市使蕭遠東通報,並讓斥候密切注意大宋互市使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