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呂氏瘋子(1 / 2)

說起來這事情還是那天在西城集市中遇見宋江的時候啟發了我,當時是宋江在排解方勇和羅德的車馬行糾紛,後來曾布與楊燕雲說到一些商賈的大宗商品沒有哪個車馬行敢於托運之時,我想到了大宋的廂軍。

這種類似於後代鏢局的車馬行因生意不大,資金也不雄厚,對於大宗貨物他們也不敢接手,因為他們一旦出事就賠不起,商賈們也是怕這點,不願交予一般的車馬行,對於前往雁門關互市如此長遠的路程,商賈們有些顧忌貨物的安全。

商賈們找到曾布與楊燕雲,要求曾家或張家是不是可以自行組建一個更大的車馬行,以保證所有商品能夠安全運至雁門關。

曾、張兩家也為此事頭痛不已。

當曾布和楊燕雲和我商量互市中的事情時,曾布順口把他家和張家的苦惱說出來,我便給他們出了一策。

商賈們不是怕車馬行資金不雄厚,安全係數不高嗎?你們曾、張兩家想重新組建車馬行不是怕人手不足嗎?可我眼下有一個雞肋,那就是大宋的廂軍,交給你們不就行了嗎。所有問題則可以迎刃而解,資金夠雄厚吧,廂軍的後盾可是整個大宋王朝。至於說安全,有哪一個車馬行敢和軍隊比一比戰鬥力呢,至於人手嘛,廂軍中要選出好手來那是一抓一大把。

曾布和楊燕雲給皇上說得是目瞪口呆,用廂軍充作是互市的車馬行,這個主意他們是連想也不敢想,不過皇上已經把它吩咐了下來,自己卻還巴不得呢。

不過具體是調動哪裏的廂軍,皇上完全把他交給楊燕雲去辦,因為楊燕雲是樞密院的,哪一路的廂軍情況如何,相信他肯定知道。

我把此事告訴八王爺與高永年時,八王爺歎了一口氣,怪不得早些時候楊燕雲調動這麼多的廂軍,八王爺還以為皇上是有意要經略北方,正想找個合適的時候勸一勸皇上在西北未定之時不可對北方輕舉妄動,孰料是這回事。

不過如此也好,大宋的廂軍本身在一開始時出發點是好的,可後來卻成了尾大不掉,一年下來不知要耗費朝廷多少錢糧與精力,要是互市能夠長久的辦下去,廂軍中的一部分可以慢慢的把它轉化成一個專業的車馬行,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處理辦法。

“陛下請放心,此事老臣會與楊將軍齊心協力把它辦好,至於其中的費用和支付給廂軍的報酬,老臣想還是由曾大人在互市中一起結算為好,要是時機成熟,就讓一部分廂軍出來自食其力,也能減輕朝廷的負擔。”

我聽到八王爺的口氣,知道他是想通了,正容道:“八王叔能夠這樣想,那就讓朕可以免去很多口舌之苦,其它大臣方麵就由樞密院去解釋吧。至於以後要調動什麼地方的廂軍去為雁門關的互市保駕護航,八王叔與樞密院和兵部一言可決,不必再來問朕。”

八王爺和高永年跪謝之後,我繼續向他們吩咐道:“還有,關於互市商品過境課稅之事,請韓相和八王叔也盡快擬好條陳下發到全國各路地方,凡是各地方商賈到雁門關互市的物品,由樞密院和兵部出具路引,各地方關卡一律不得收取過境課稅,由雁門關互市衙門統一課收,如地方敢有違者,由監察院進行查處,嚴懲不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