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歲月色彩,泛黃陳舊的屋門在顧花微靜靜地注視之下被推開。
一個身穿灰麻色粗布衣物,滿頭銀發的老婦人就出現在顧花微的麵前,老婦人一雙布滿老年斑的手,骨瘦如柴,一隻手開門,一隻手拄著一個木頭拐杖,臉上全是風霜留下的褶子,隻餘下一雙還有些神采的眼睛。
看到自家屋前站著的小姑娘,老婦人似乎有些驚訝,轉瞬之間,眼睛裏暗光流動,鬆弛的臉上露出一絲快樂的笑意來,眼睛也沒有那麼渾濁了,開口慈和的問到:“可是迷路了?”那聲音清明卻又充滿關心,讓人心生好感。
顧花微沒有想到她竟然會有這樣的聲音,愣了一下,就回過神來,禮節性的露出一個甜美的微笑,“老奶奶,您好我確實是迷路了。”
她適當性的露出一絲苦惱,“老奶奶您見過,和我一樣的迷路之人嗎?”
老婦人搖了搖頭,“你是第一個。”說罷,拄著拐杖從屋子裏走出來,艱難的踏過門前的青石地板,走至顧花微麵前,慢慢的問著,“可是需要幫助?”
顧花微點了點頭,“請問,如何走出去?”
老婦人默然的看著顧花微,再次搖頭,“這恐怕是不行了。”
顧花微心頭一涼,麵不改色的問:“這是為何?”
“這地方,是我祖先一輩逃避戰亂所尋到的避難之所,山路崎嶇,九曲連環,進來之人,若是自己想不起來時之路,便是沒有出路,怕是這大好時光就要浪費在這大山裏了。”
她的意思,顧花微聽的很清楚,她已經到達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可以說是和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不謀而合,可是,比較悲催的是,她竟然出不去?
“老奶奶,您一直都生活在這裏嗎?”顧花微臉上還是沒有什麼憂思,淡淡的問著,如同拉家常。
老婦人點了點頭,“已經七旬有餘了。”
顧花微人畜無害的挨近了老婦人的身邊,“那您就沒有見過有人出去嗎?”
老婦人驀然的歎了口氣,皮包骨頭的模樣看起來有幾分酸楚,“我輩千年之前來到這裏,後路就已經在進來之時怕被官兵追查,被封了個幹淨,這麼多年,山河倒轉,鬥轉星移,都在此處安家立業早已經不過問紅塵之事,必然是沒有人出去的。”她的聲音很慢,可是解釋的倒是清楚。
“那,還有沒有進來之人?”
“來人?”老婦人偏頭,用手撫了撫自己的額頭,想起了什麼似得,“五十年前倒是來了幾個不知為何迷路抵達這裏的人。”
顧花微眼睛一亮:“他們人呢?”
老婦人聞言看著不遠處,頂著日光埋頭苦作的農民,聲音蒼老帶著些許懷念,“有的,在尋找出路的行程裏死了,有的鬱鬱而終,還有的,就生活在了這裏,和我們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指了指那些農民,眼睛裏的渾濁一點點的散了,“沒想,這麼些年過去了,竟還有人迷路到此處。”
顧花微順著她的目光看向了那些她途徑,卻沒有感覺到一絲氣息的農民,靜默的收回了眼神,“那,老奶奶,如果我出不去,我又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