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少年人在船上放起了紙鳶,也就是風箏,說起來,這些風箏還是劉長風做的。。
有一次,郭芙纏著他太緊,他就做了個風箏給她,從那以後劉長風就充當風箏工匠起來。
後來大武也想學做風箏,劉長風知道他是不想自己在郭芙麵前表現,心裏笑了笑,但也教給了他,可他做出來模樣實在慘不忍睹,最後隻能把這個心思打消了。
郭芙道:“小武哥哥,我要你這個風箏。”原來她的風箏放得不高,她見劉長風這隻風箏放得又遠又高,便想換過來。
旁邊的大武立即將手中的線遞到郭芙麵前,道:“芙妹,我跟你換。”
郭芙撇了撇嘴,道:“你這風箏放得還沒我的高呢,我才不跟你換。”
大武不是不會放風箏,隻是她見郭芙的風箏放得不高,怕惹她生氣,所以才放得比她的還低,他連連道:“芙妹,我的也可以放得很高的。”
隻見他放開了線,又扯了一下,那隻風箏果然飛的又遠又高。
這時郭芙卻冷著臉道:“好啊,你們都有本事,就屬我最差了。”說完竟丟開了線,跑回船艙裏。
大武此時真是欲哭無淚,邊跑邊喊:“芙妹,我不是故意的。”很快他從船艙裏出來,哭喪著臉,劉長風哪裏還不知道他在郭芙那裏吃了癟。
劉長風笑了笑,將旁邊的一柄劍丟給他,道:“大哥,我們來比一下劍法。”
這劍法自然就是鼎鼎有名的“越女劍法”!
越女劍法是當年郭靖學自江南七怪中的韓小瑩,這三年裏郭靖將這套劍法傳給了劉長風,大武和郭芙,隻是依照劉長風看來,這套劍法招式平平,沒有半分出彩的地方,隻能算是一般。
想來也是,這越女劍法本由越女青青傳給軍中將士,他們領悟力有限,能學得其中幾分精髓?況且又經過數千年的時光“淘沙”,自然已變得麵目全非,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也說得過去。
大武接過劍,道:“好。”
劍剛一搭上他的手,他就使出了一招“碧江采蓮”,刺向劉長風小腹,這招要求運勁於劍上,使得劍身震蕩,如船在江上行駛,蕩開水麵,采蓮折斷的是蓮莖,所以他刺的是劉長風的小腹。
劉長風側身一避,大武再用出一招“錦鯉出水”,錦鯉越出水麵時,魚腹側向,所以他斜斜削出一劍,身子始終向著劉長風,這樣便可進可攻退可守。
劉長風依舊沒有出劍,等過了幾招後,他才使出一招“飛燕點水”,飛燕的速度自然極快,所以這一招絕不能慢,又因燕子點水時掐準時機,妙到顛毫,所以這一劍要求“準”。
這一劍點在了大武的劍脊上,劉長風內力比大武強上幾倍,加之他用上內家拳的震字訣,隻聽“當”一聲,大武的劍已落地。
大武苦笑道:“我真是沒用。”
他神情苦澀,眼角含淚,顯然方才的事情和現在的打擊讓他心裏十分難受。
劉長風見此不禁歎了口氣,原著之中大武小武兩人可謂是對郭芙愛得死去活來,兩兄弟還因此生死相向,現在劉長風成了小武,自然不再迷戀郭芙,可大武卻不一樣,這樣下去隻會害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