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哇塞!烏茲大關刀(1 / 2)

答應了莊凱的請求,兩人在聊了一會兒後,耿千戶也沒有多逗留了,畢竟仗打完了,他作為負責人,也必須前去何指揮使那裏彙報戰況。

送走了耿千戶,莊凱再次把目光投向了那柄厚實的大關刀。

說起這把大關刀,和莊凱想象中的大關刀的確不一樣。

在莊凱的想象中,所有的文學作品上麵描述的大關刀都是重達上百斤,可眼前這把大關刀,卻僅僅隻有30來斤。

不過熟知曆史的莊凱也沒有覺得這柄大關刀是西貝貨,因為這可是實戰用的武器,如果真的重達上百斤,就算天賦異稟,誰又能用這麼重的武器進行長時間的作戰。

而且話說回來,就算隻有30多斤的大關刀,其實也隻適合於馬上作戰。像今天這樣的步戰,如果不是那刀疤臉覺得穩操勝券,估計也不會用這樣的武器裝逼。

“今天算是僥幸了,如果不是這家夥裝逼打臉,拿這麼重的武器,沒兩下子就力竭了,我還真不可能那麼快收拾得了他。”

的確是這樣,端詳了一會兒大關刀,想到剛才的戰鬥,莊凱不由得暗呼僥幸,剛才那場戰鬥,如果讓對方再拖上幾息的時間,那等其他悍匪一起圍攻過來,他也隻剩下跑路的份了。

“不過這家夥是哪裏搞到這個大關刀的?”

這把大關刀上麵的紋路確實很精美,而且這刀麵上花紋和烏茲鋼幾乎是一模一樣的,那花紋脈絡猶如絲綢織紋,光澤奪目,其橫行脈絡呈數十層雲梯形,這就更讓莊凱好奇了。

要知道這種花紋,一般隻出現在大馬士革刀上,在中國曆史上的兵器肯定沒有出現過這種花紋的,更別說是這種罕見的大關刀。

“不管他呢,以後再研究,不過這個長度是沒辦法收到儲物戒指裏的,可是帶在身邊,也不是個事兒,還是先扔給藍富泉那小子保管吧。”

這柄大關刀的長度至少1米5以上,而儲物戒指現在還沒有升級,所以空間的長度有限,也就沒辦法放進去了,但如果是帶在身上,不說增加坐騎的負擔,就是這一路北上,自己帶著這樣一把顯眼的武器,畢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說起這個,這就是真實曆史和演義小說的區別的。

在那些武俠小說裏,不說這樣一柄大關刀,你就是帶著弓箭到處溜達,好像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可要是你信了,然後你穿越到宋朝以後的世界也學著這樣子做,那你絕對嗬嗬了。

不說弓箭這這種朝廷明令禁止的武器,就是大關刀這種長兵器,隻要是開了刃,也是不能明目張膽的攜帶,否則一進城被巡檢司的人發現,肯定請你去喝茶。

“肥肥,橫刀還沒有去拿吧?我這裏又得到了一件好東西,雖然不是很名貴,但是這把刀的鋼材的確不凡。”

莊凱四下看了看,發現大家都忙著打掃戰場,也沒有人注意這邊,便從儲物戒指中拿出手機,先給藍富泉發了一條信息,然後打開照相機拍了一張大關刀的照片傳了過去。

“哇塞,這是誰這麼閑著無聊啊?竟然用烏茲鋼打造了大關刀,這是多浪費啊。”

大馬士革刀,這是歐洲人的叫法,其實在東亞,這種鍛造方法應該稱為“Mohammed紋”。

這種花紋是在鑄造的過程當中形成的,而同時期其他地方的武器隻有經過折疊鍛打和淬火才可能出現花紋,這也就是大馬士革刀聞名世界的原因所在。

但是這種鑄造方法一直是不傳之秘,所以哪怕到了近代,也很少有人能仿造的出來,這就使得這種鋼材非常的珍貴,一般隻是用來製作短刃或者彎刀。

而現在呈現在藍富泉眼前的,竟然是如此大的一柄關刀,這由不得他吃了一驚。

“我也不清楚這是誰打造的,不過這可不是現代的複古武器,具體是哪個時代的我也搞不清楚,但應該是滿清以前的。”

鑒別一把武器是現代工藝品還是古代流傳下來的古董,那可是需要很專業的知識和經驗,盡管莊凱和藍富泉兩人都是是考古係畢業,不過他們可還沒達到那樣的水準。

“看這把大關刀的造型的確是清朝之前的,不過沒有實物,我也不好找專家來鑒定。當然話說回來了,如果這把刀能夠證明不是現代的工藝刀,而是古董的話,那絕對會轟動整個考古界的。”

一聽說這把大關刀竟然不是現代的工藝品,藍富泉更是吃驚的。因為如果證明這把刀是我國古代工匠製作的,那就足以證明我國古代的鋼鐵冶煉技術並不比古印度差了。

“這個沒問題,你那個倉庫還沒退掉吧?我讓人把這把刀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