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兩扇黃銅包裹的大門,按理說這重量絕對不輕。
可是古人的智慧絕不可以以常理而視之,不然這位家丁也不可能讓看起來很文弱的莊凱,一個人去推門,所以心中有了判斷的莊凱,也不敢太過用力去推大門。
結果果然沒有出莊凱所料,不知道這個大門是因為潤滑得力的緣故,還是加了什麼助力機構,莊凱沒用多少的力氣,便輕鬆的將這大門推開了。
隨著大門緩緩的推開,瞬間莊凱便感覺一股熱浪撲麵而來。
從被推開的門縫中走進這棟巨大的房屋,在滾滾的熱浪中,莊凱看到了震撼的一幕。
這是一個占地至少數千平方的巨大空間。
估計為了隔絕噪音,這間房子竟然是雙牆體結構。在離外牆大概半米的地方,又築著一道厚度達到十幾公分的磚牆。
在包銅大門的後麵同樣擁有一扇包銅的大門,不過可能因為這時候裏麵沒有噪聲的緣故,這扇大門卻是敞開的。
而當莊凱走入這第二扇門的時候,那滾滾熱浪的源頭便映入了莊凱的眼簾。
數排高大的冶煉鍋爐就這樣整齊的排列在這個房間的各個地方,難怪之前莊凱在這間房子的屋頂看到了那麼多巨大的煙囪,原來這就是一個冶煉車間啊。
而在鍋爐的旁邊自然是各種鍛造的工作台,也許此刻原料正在熔煉,所以莊凱看到一群身強體壯的鐵匠並沒有在幹活,而是分成好幾組,圍著一些鐵件麵前討論著什麼。
“……我覺得這些煤炭還需要再加工一番,才可以進行熔煉,不然這溫度實在是上不去,這溶練出來的隻是質量比較好的生鐵而已,這鐵錠裏麵的氣泡還是很多。”
在其中一組鐵匠中間,一個頭發有些花白的鐵匠,正拿著一塊黑乎乎的生鐵錠一邊摸索著,一邊對著旁邊的鐵匠說道。
“可是這一批無煙煤已經是我們能找到最好的煤炭了。也許我們應該嚐試一下煉炭的手法,雖然是煤炭的形製和木炭不太一樣,但也許是方法是相通的。”
聽完之前那位鐵匠的話,其他幾位工匠也若有所思的思考起來,其中一個比較矮小的鐵匠從工作台上取了幾塊小不一煤炭,輕而易舉的將煤炭掰開,又在他的大手上捏成了粉末。
“許大手說的沒錯,前幾天三組那邊的熔爐裂爐了,為了防止炸爐,我們往那些還沒燒化的煤炭灌進了不少沙土,後來清理出來的那些煤炭,好像質量看起來比這些原礦要好多了。”
聽完這位許大手的建議,大家也都讚許的點了點頭。
“說做就做,我們現在就試試看那些煤炭燒出來的溫度會不會比正常的原礦要高。”
見大夥都同意許大手的建議,這一組鐵匠中一個看起來應該是頭領的鐵匠,立刻拍板決定開始做實驗。
“天哪,這不就是煉焦嗎?”
煉焦是在隔絕空氣條件下加熱到1000℃左右,通過熱分解和結焦產生焦炭的技術,這一點來自後世的莊凱當然很清楚,所以一聽到他們這樣說,就明白了一項可以提高冶煉工藝的技術就要被發現了。
當然聽到這些鐵匠的討論,莊凱也是吃了一驚,但是吃驚的不是煉焦的技術的發明,因為熟知曆史的莊凱很清楚,中國的煉焦技術其實已經有了,隻不過可能還沒有傳播到這裏而已。
莊凱吃驚的是這些鐵匠的積極性和研究精神,在莊凱的印象中,明朝的工匠人大部分都是賤籍,且各幹各的,手藝也都是祖傳的,一般不會外傳。
可眼前的這群工匠,不僅能夠互相協作,還能夠互相把自己的技術進行集體探討,這完全和後世的企業沒有多少的差別了。
“這難道就是工業革命的萌芽嗎!”
看著那些忙碌的身影,莊凱站在那裏,內心的震撼是無以複加的,之前因為張府給他帶來的震撼和現在的發現比較起來已經無足輕重了。
“哈哈哈,禦使大人來訪,張某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可就在莊凱正在被這間充滿初級工業氣息的大房間震撼的時候,一個爽朗的聲音從他的左邊傳了過來。
當他轉頭看去時,發現兩個穿著儒衫的老人正快步向他走了過來。
說話的是走在前頭的一個身高和莊凱差不多的鶴發老者,看年紀至少有60多歲了,可是那穩健的步伐卻可以看出,這個人的身體非常的好,特別是剛才那聲音,在洪亮中,竟然透著一股上位者的威儀。
“啊!您就是這張府的……”
“哈哈哈,老夫張慈安見過禦使大人……”
看到莊凱已經看出了自己的身份,這位鶴發老者來到了張凱的麵前,躬身施了一禮,這才繼續說道:“禦使大人是否在奇怪?為什麼與張某從未謀麵,張某就已經知曉大人的來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