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王者鯤那裏定製的全身防護服,莊凱對藍富泉安全的擔憂總算放了下來。
按照王者鯤的答複,大概地球時間兩天,就可以將定製的防護服交易過來,所以莊凱暫時也不用再去關心交易的事情了。
對於倉庫裏這些鋼材,由於種類很多,所以用途也不一樣。不過細心的藍富泉將這些鋼材的品類以及用途,在之前已經用文件的形式發到了微信上麵。
所以莊凱接下來花了一個多時辰的時間,用他“難看”的毛筆字,將這些資料一一複製到現實中來。
當然了,莊凱毛筆字“難看”,那是相對於張慈安和徐光啟這兩個名家來說的,作為一個連秀才功名都沒有的人,結合兩世的記憶寫出來的毛筆字還算工整,所以也不算貽笑大方了。
安排完鋼材的事情,接下來兩天的時間裏,莊凱就進入了連軸轉的狀態。
本來張慈安堅持要陪同莊凱前去考察港口,以及造船廠的選址,可惜當天下午開始,天空就下起了雪花。
為了這個老家夥的身體考慮,張慈安的決定還是被莊凱嚴詞拒絕了,隻帶了兩個強壯的家丁,以及張慈安提供的地址,莊凱馬不停蹄的就出發了。
造船場的選址很快就定下來了,因為在北塘鎮的附近,符合莊凱要求的地方有好幾個,所以莊凱花了半天的時間就走遍了,最後決定選擇靠近後世天津港口這一塊地方,因為這裏的地形最讓莊凱滿意。
這裏不僅僅是交通方便,最主要的是這個地方方圓數10公裏都被兩座低矮的山脈包圍著,隻有臨海的那一麵是敞開的。
這樣的地形完全是符合建造要塞的標準,所以當看完這一處地方,莊凱就立馬拍板下來。
至於這地方原來有一個不大的漁村,大概有幾十戶人家的樣子,在這裏建廠就必須把這些人遷走,不過這個問題,莊凱倒不是很擔心,這可不同於後世,想建個廠圈塊地,還得怕遇到釘子戶。
而且莊凱也不是那種黑心的開發商,在充足的資金支持下,在和漁村的宗族頭領商量了半個時辰之後,基本上都不用張慈安出麵,這個漁村的人們便興高采烈的收拾東西走人了。
其實這也難怪,不說莊凱代表的是官府,這些漁民不敢不聽話,就說這些本來就窮的叮當響,實在沒辦法才來當漁民的老百姓,一聽說隻要遷離這裏,每個人按人頭補償100兩白銀,哪有不答應的道理。
100兩白銀在這個時代代表著什麼,這些移民就算終日打漁,一年的收入也不到三兩白銀?何況這是按人頭算的。
一家幾口人,隻要有這幾百兩銀子,到內陸可以買上幾十上百畝良田了,也比幹這個隨時有生命危險的漁民要好得多。
造船廠的選址就這樣定了下來,至於那些基礎建設,暫時就不用莊凱操心了。
因為在莊凱出發去選址的時候,張慈安也沒閑著,隻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便征集了數千的民夫,隻要莊凱這邊廠址一選好,這些人便可以隨時動工。
在這京畿附近,什麼都可能會缺,但是人絕對不缺的。
這年月,不單單是流民遍地,普通的閑散老百姓也不少,加上張家遍布全國的商業網絡,這些民夫雜役還是第1批,隻要資金充足,不管是建設所需要的工人,還是造船廠所需的工匠,都會源源不斷的調撥過來。
不過港口的選址就比較麻煩了,並不是說沒有合適的地點,整個天津灣,符合建造港口的地點不少,最主要的難題是現在天寒地凍的誰敢下水去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