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小蝴蝶”提供的這些木材,那皇家艦隊的事情,就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時間過得很快,一個月的時間很快就在忙碌中過去了。
張府非常給力,這一個月的時間竟然從附近災區召集到了數萬的勞力。
雖然沒有多少機械的幫助,,但是人多力量大,這一個月的時間,不單單是規劃的船塢基礎已經建造完畢,那一座座的配套工坊也基本上建好了。
造船廠後麵的海岸線,也都在莊凱從後世調運來的水泥幫助下,建成了永久性的碼頭。不
一條條寬大的水道被引進到一個個船塢之中,不過現在這些水道並沒有引水。
這種水閘式的幹船塢並非是莊凱的首創,當年鄭和寶船也是用這種方式建造的,隻不過在莊凱的建議下,這裏的幹船塢,比當年的寶山造船廠的要大很多。
而在碼頭的外麵,為了防止海潮對船塢的影響,甚至在沿岸的地方建造著巨大的引水塘。
“張小友啊,多虧了您提供的那些木材,這建設的速度確實快了很多,再過些日子,就可以開始鋪設龍骨了。”
此時莊凱和張慈安站在碼頭上的一個高大的了望台之上,看著船塢中的工人正在搭建腳架,張慈安放下手中的望遠鏡,一臉感慨的對莊凱說道。
“嗬嗬,這本來就應該我要做的,對了,張大哥,煉鋼工坊那邊,昨天好像已經練出了第一爐鋼水了,不知道質量如何,能不能用在龍骨的鋪設?”
此時莊凱的目光並沒有在船塢之中,這種水槽幹船塢並沒有什麼稀奇,要建造大型的船舶,以現在的技術條件也隻能做到這樣了。他更關心的是煉鋼工坊那邊的進度。
雖然有他提供的各種特種鋼材,畢竟數量有限,而且主要的還是用於製造火炮,所以當時按最初的設想使用這些鋼材來熔煉龍骨,就不是很現實了。
雖然莊凱也可以從現代社會繼續引進特種鋼材,不過這畢竟不是長遠之計。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在他從後世搬來的技術支持下,最新建設的煉鋼工坊已經吃透了焦炭的煆燒方法,現在造船廠的西邊山腳下那一排排巨大的煙囪就是煉焦廠正在生產焦炭。
有了焦炭,再加上莊凱提供的耐火磚製造方法,現在煉鋼工坊使用坩堝煉鋼法冶煉出來的鋼水,已經領先了這個時代冶煉水平幾百年,甚至產量和質量都可以達到或超過後世清末中型煉鋼廠的水平。
當然了,這付出也是相當大的,看造船廠關口那絡繹不絕,拉著各種礦石的馬車進進出出,就可以知道,現在造船廠就像一個吞金巨獸。
“張小友,這個你放心,經過昨天晚上連夜的檢測,這一批的鋼水質量已經完全達到製造龍骨的條件了。”
聽到莊凱的問話,張慈安也情不自禁拿起望遠鏡,看了一眼煉鋼工坊的方向,嘴巴裏很自豪的說出了讓莊凱滿意的答案。
“那就好,不過還是要先安排鐵軌的鋪設,不然就算工坊那邊製造出龍骨來,也沒辦法運送到船塢這邊。”
由於規劃了功能區,煉鋼工坊和船塢的距離有一兩公裏,所以用鋼鐵直接澆鑄出來的龍骨,依靠人力根本沒辦法運送過來。
當初在規劃的時候,莊凱他們就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直接用鐵軌將將各個功能區連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