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新型的記賬方式(1 / 2)

這個時代建築普遍低矮,主要是因為木製結構的房子,房子的高度也決定了建造的成本。所以如非必要很少有人會將房子蓋得這麼高。

而且從進來到現在,曹化淳並沒有看到房子裏有什麼巨大的承重柱,所以有些擔心地問道。

“多謝曹公公的擔心,這個房子建這麼高,是有多方麵的考慮,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我覺得這樣的房子住起來比較舒服,至少不會感覺到壓抑。”

將單層高度提升了兩米多,好處當然有不少,但是舒適性還是最重要的原因,因為這1樓,不單單是辦公的區域,更是接待的地方,舒適性提高了,不僅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會提高,來這裏辦事等待的人,也會舒心了不少。

“聽張督辦這樣一說,咱家也確實有了這樣的感覺。”

因為曹化淳是皇宮裏麵的太監,這紫禁城的宮殿也是一般的高大,長期在這樣的環境裏麵已經習慣了,所以曹化淳之前沒有想到這一點,這時候經過莊凱一說,自然就明白了過來。

一行人說著話,很快就來到了2樓一間辦公室門口,看了一眼這間房間的牌匾,上麵寫著“會計室”三個字,雖然有些疑惑這三個字代表什麼意思,可這一路以來,看到的這些奇特名稱太多了,曹化淳此刻已經見怪不怪了,便沒有開口詢問。

這是一間100多平方的房間,房間裏麵的人不少,而且充斥著劈劈啪啪的算盤打擊聲,和窸窸窣窣的書寫聲。

賬房在哪個時代都是至關重要的地方,曹化淳作為大內總管,不管是內務府的賬房,還是朝廷的大賬房——戶部,他都經常去,但眼前這個賬房卻和其他地方有一些不一樣。

說不一樣,倒不是說這裏的擺設不一樣,擺設其實隻是大同小異,不一樣是他們記賬的速度。

其他地方,所有的賬房先生記一筆賬都要寫上不少的字,可在這裏,曹化淳看這些人,隻是在賬本上寥寥數筆,便又重新開始計算了。

“他們手中拿的不是毛筆,不過這東西我認識。承恩那小子,現在就是用這個東西在記錄吧。”

這些賬房先生記錄的速度很快,不單單是寫的字數很少,而且他們書寫的工具也換上了鋼筆。曹化淳作為王承恩的幹爹,鋼筆他之前見到王承恩的時候就見識過了。

“嗬嗬,曹公公不用猜了,你再看看他們的賬本有什麼不一樣。”

聽到曹化淳這樣說,莊凱也不再囉嗦,隨手從身邊的一個辦公桌上,拿來一本賬本遞到了曹化淳的手上。

“這……這個是賬本嗎?”

當一臉好奇的曹化淳翻開手中的本子,立刻就驚呆了,因為這和他印象中的賬本完全不一樣。

首先就是這賬本的材質不一樣,這種紙張明顯偏硬,不過想到那鋼筆的特性,用這樣的紙張也就不奇怪了。

然後就是這賬本的表格不一樣。

這個時代通用的賬本表格,基本上是豎排的,從上到下,日期以及賬單的詳細情況都記錄在一排裏麵。

可是眼前的這個賬本,雖然同樣是表格的,但卻不是豎排的,而是縱橫明目,很多長寬不一的格子組成。

讓曹化淳更加好奇的是,在表格裏麵,大部分填寫的並非是漢字,而是一種奇怪簡潔的字體。不過這種字體他似乎在哪裏見過,隻是一時間想不起來而已。

“沒錯,這就是我們造船廠的賬本,曹公公,這就是我帶你來這裏的目的。”

莊凱隨手又拿了一本賬本,直接指著封麵上刻印的漢字對曹化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