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接下來便把自己的想法和崇禎說了出來,之前在皇宮中,不管是關於皇室宗親掌權的建議還是讓崇禎重新掌握君權的辦法都沒有說得很清楚,倒不是張凱懷疑當時在場的曹化淳,而是那時候他還沒有確定崇禎皇帝是不是會完全信任自己。
不過通過剛才的談話,張凱也知道這個和自己同齡的帝王已經完全信任自己了,因為就在剛才他送自己父兄出門的時候,他已經通過係統看到了一筆巨量的氣運值入手,而這就是來自於被自己改變了的崇禎皇帝。
也就是說,從這一刻開始,大明已經要完全走上了和曆史不一樣的道路了,崇禎皇帝的命運從他開始完全信任張凱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改革,無論在那個朝代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在當權者被當成傀儡的時候更是艱難。
如果崇禎朝沒有張凱的存在,哪怕崇禎皇帝不是這麼的優柔寡斷,哪怕他再雄才大略,想要改變大明的現狀那都是徒勞甚至很危險的行為。
這一點不但是張凱知道,崇禎皇帝自己也清楚。
他哥哥朱由校為什麼會突然落水,為什麼被忠心的手下人救起來後又被一顆紅丸要了命,這點崇禎皇帝比誰都清楚,而他不想當下一個朱由校。
那麼這樣一來,想要避開那些文官建立一支屬於自己強大的軍事力量就基本是空談,這不僅僅是有沒有財力的問題。
所以在張凱的設想中,首先,崇禎皇帝必須保證整個紫禁城的絕對安全,要做到這一點,很難,但是又很簡單。
首先就是錦衣衛這支本來就是皇家親軍的存在。
在大明的記載中,錦衣衛的編製還是非常大的,現在是崇禎元年,不是崇禎後期,這些錦衣衛雖然因為魏黨一事受到牽連打擊,但是還沒有完全的沒落。
而且他們這些人在魏忠賢當權的年代可是不存在大明軍隊中那種吃空餉的情況的,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十幾萬的剽悍軍人。
而且這時候的錦衣衛還在曹化淳的掌控之下,隻要崇禎皇帝能夠重視起這支力量,再加上張凱從中武裝和訓練他們,那這支皇室新軍的基礎就有了。
當然現在還不能明著來,但是明年崇禎將前往天津衛主持出航儀式可是一個很好的借口,隻要用這個借口,把這些錦衣衛以確保皇帝巡視安全的理由全部提前派到天津衛,那張凱就可以秘密的訓練這些天子親軍。
這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那些宗親了,大明的皇室宗親幾十萬,這裏麵雖然有很多親王郡王已經被養成了豬沒有什麼作用,但是年輕人中還是有許多適合調教的,畢竟不是所有的宗親都有資格被當成豬養,他們其實生活還是很艱難的,而這些人才是崇禎適合拉攏的對象。
這幾十萬的宗親中,隻要能夠選出幾萬人來,加上幾萬的合格錦衣衛,再配合張凱的新式武器和訓練方法,張凱很有信心組建起一支絕對忠誠於崇禎皇帝的新軍。
“愛卿所說的宣禦使的想法真的很好,朕也能夠理解,可是這種人選恐怕很難找啊。”
聽完張凱的建議,並震驚於張凱提出了思想洗腦的辦法,崇禎卻提出了自己的擔心。
崇禎的擔心很有道理。這種類似於後世指導員的宣禦使肯定需要讀書人,可是現在大明由於文官的把持,現在大明的讀書人可都是那些文官的死黨,要想讓這些人當這個角色,那不僅僅會暴露兩人的心思,更不會得到這些人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