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場地上除了從禦海衛調過來的老兵作為教官之外,這些軍人基本都是原錦衣衛的成員,以及少部分的皇室子弟。
當然了來京的錦衣衛並沒有全部參加新軍,一個是有些人的身體素質並不合格,雖然現在剛過了魏忠賢的時代,錦衣衛的素質還沒有怎麼降低,但總有一些人因為擁有權力或者歲數的原因缺少鍛煉,所以來京的錦衣衛都是經過了嚴格的篩選,除了身體不合格的,還有一些是擁有特殊才能的也被張凱指派到其他地方去任職。
現在留在新軍中的錦衣衛都是比較合格的年輕人,這些人本身就基本都練過武藝,加上這段時間的訓練,所以現在崇禎皇帝放眼開去,那些列成整齊方形陣列的新軍倒是有了一種虎狼之師的感覺。
當然,有氣勢還不行,崇禎很清楚,論氣勢,他宮裏頭的那些大漢將軍更加有氣勢,不過那都是些花架子而已,隻要上了戰場,估計連一個**子都幹不過,不要說對付那些外族精兵悍將了。
時辰一到,隨著崇禎皇帝點頭示意開始,校場的擊鼓手開始有節奏的擊打著一麵巨大的牛皮大鼓。
這種鼓點的指揮方式正是張凱借助西方“排隊槍斃”時代的作戰方式改進的。
所以現在場中已經經過訓練的士兵們聽到鼓點之後,身體很自然的隨著鼓點的節奏進行列隊前進。
“張愛卿,他們現在可是在進攻演練,雖然很整齊,看起來也很壯觀,可是為什麼步伐都那麼慢?”
確實,排槍時代的陣列講究的是整齊,無論是行進還是開火,整齊劃一是唯一提高作戰效率的方法,所以和崇禎認識中的那種不斷變換陣型的操練完全不一樣。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崇禎並非是那種直接指揮戰鬥的將軍,所以以前看得最多的就是那種花哨的操練,其實就算是冷兵器作戰,隻要上了一定的規模,步兵戰陣的推進也是以整齊簡單為主的。
“陛下,這是因為新式火銃的特點決定的戰法,等一下您就清楚了。”
對於崇禎的疑問,張凱也不想多解釋,還是讓崇禎直觀的去感受更有震撼效果。
現在的方法很簡單,但是卻很粗暴,隨著戰陣靠近了演習目標——數萬個排成軍陣的假人時,戰陣停止了腳步。
“張愛卿,這就是要開始了嗎,可是這距離也太遠了吧?”
拿著望遠鏡的崇禎皇帝看到隊伍離預定目標至少還有2百多步遠,按照他對新式火銃的理解,雖然射程可以達到,但是那精準度就很可喜了。
崇禎的疑惑不是沒有道理,雖然加了膛線,新式火銃的射程和精度都有著質的變化,可是還是受限於火藥的威力以及槍管加工的工藝製約,超過了百米後基本就很難做到精確的命中。這也就是有了線膛槍張凱還要使用這種排槍作戰的戰法。
“陛下,您說得是獨立使用時的情況,其實在真正的戰場上,講究更多的是覆蓋性射擊,而且這樣的距離已經是過近了,一個是因為士兵們還需要裝填彈藥,一個是真正的敵人特別是騎兵可不是現在這種死物。”
聽到崇禎的提問,張凱也稍微的提醒了一句,然後讓崇禎自己去思考了。
確實,雖然張凱改進了膛線,使用了定裝火藥,但是受到技術條件的製約,槍械還是使用前裝式,這就導致了平均裝填的時間也需要八九秒,而且前裝槍械還有一個缺點,那就是需要直立裝填火藥,更很難做到行進中進行裝填,所以才有了崇禎看到的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