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官逼民反的緣由(1 / 2)

漢子的話引起了張凱的興趣,不過張凱也沒有奇怪,這種官逼民反的事情在大明那是太正常了,張凱也不會認為自己這麼短時間內可以改變這種現狀,隻是沒有想到會涉及到張獻忠而已,因為這在原曆史上張獻忠這時候估計還在老家思索著要投靠哪個實力呢。

在漢子簡單的述說下,張凱總算是明白了這裏麵的緣故。

淶源,這個後世隸屬保定市的一個小縣城,這裏現在雖然很窮,可不管是曆史還是後世,這裏都是很有名的一個地方。

而張凱了解這裏,主要是因為這裏也是一個有名的考古點。

在考古界,淶源這個地方不但有著名的仰韶文化遺址,更是有商紂時期的紂王城考古遺址,而且這裏的礦產資源也很豐富。

不過這些古跡都和現在的淶源沒有多少的關係,也和那個劉知縣沒有關係,因為現在的淶源簡直就是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造成這一切的根源可謂是天災人禍。

天災就不用說了,這年頭,小冰河氣候的作用下,北方地區基本都受災嚴重,別說這個本來就很貧瘠的淶源了。

但是天災並不是造成這些人造反的根源,因為這裏離京畿地區也不是很遠,張府在這裏也有不少的勢力,所以這段時間淶源的災民也基本受到了賑濟。可是讓張凱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個這個漢子最後被逼造反的根源竟然是和他有關。

這個事情得從皇家艦隊說起。

為了滿足皇家艦隊這次出航裝載貨物的需求,張凱可不單是在造船廠中開設了許多的新式工廠,開足馬力生產各種適合傾銷的貨物,更是廣發代工令,讓附近的地方豪紳為船隊提供貨源。

本來張凱這樣的舉措不但可以滿足艦隊出航的急需,更是想逐步帶動整個大明工業的萌芽,然而讓他萬萬沒有想到,他的舉措的確很有效,各地的很多新式的工廠很快就拔地而起,很多巧手的百姓也因為工廠有了活路。

然而也卻是因為這個建廠風潮,讓這個漢子本來還算殷實的家境竟然走到了家破人亡被逼造反的地步,而這裏大部分的參與的人情況也和這個漢子差不多。

“你是說這個劉知縣不但收走了你們的土地建廠,還沒有補償你們!還強迫你們去為他挖礦!”

聽完了大概,張凱心中也是一寒,引導地方建廠本來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可是到了這個地方就變了味道,反而成了官豪劣紳斂財的手段,張凱頓時也是怒火中燒。

“是的,張爵爺,您有所不知,這個劉知縣夥同當地的彭員外不但霸占了我們的田地開礦建廠,更是到處拉人去礦區開礦,不給錢不說,更是非常的危險,我們村附近,不少以前因為天災欠稅的人被拉走後,不到幾天就被通知去抬屍體了。”

看到張凱的神色不善,漢子趕緊進一步把這個劉知縣的惡事補充起來。

“不但霸占良田,而且還草菅人命,這哪裏是朝廷命官,這簡直就是土匪惡霸,可是你們就不會去州府上告……哎,這個姓劉的敢這麼明目張膽,肯定有保護傘,難怪你們要造反了。不過據我所知,這個黃虎並不是你們這裏的人,為什麼會成為你們的首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