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初哪家農具店的老板,張凱也是後來有一次無意和張慈安聊天的時候,說起來京師途中遇到的趣事,當說到了這個隨意將管製武器兜售給他的老板時,張慈安才從他的資料櫃中翻出一份存檔情報遞到張凱的手中。
也就是這時候,張凱才知道,其實早在那時候,自己就已經進入了張家情報網絡的視線中了,難怪第一次見到張慈安的時候,這個老頭子對自己不陌生,那時隻以為是自己剛到天津衛時被張家安放在門崗的眼線注意到了,卻沒有想到原來比這更早。
同時,在這份資料中也知道了,川陝一帶的負責人竟然就是那個看起來不是很起眼的農具鋪老板,而且這個家夥竟然還是張慈安的堂弟,還是那種爺爺輩的直係血緣。
“其實小人既然負責川陝一帶的事務,所以彭縣也是我負責的地方,而作為彭縣首屈一指的豪紳,張爵爺的家族自然也在小人的視線之內,所以當初對爵爺您突然的變化也很好奇,便讓手下把爵爺引到了我哪裏……”
“以前錦衣衛還有權利的時候,小的其實是配合成都指揮使工作的,隻是魏黨倒台後,小的為了避嫌,也就主動隱藏起來了,不過也不怕爵爺您知道,當初和爵爺見麵隻是想試探一下,沒想到發現爵爺竟然是非凡之人,便起了拉攏爵爺的心思,隻是沒有想到爵爺之才豈非小人能揣度的。”
果然,當初這個家夥就對自己有著這些心思,難怪敢把管製武器賣給自己,不過這也證明了這個叫做張慈平的管事是一個很有眼力的人才。
“你叫張慈平吧!這樣吧,我就叫你一聲老張得了,我這次回川,主要就是私事,不過有些事情還是需要幫手的,你如果沒有要緊的事情,那就留在我身邊幫襯一下吧!”
對於這樣得力的人,張凱剛好也需要,便想讓他留在身邊幫忙。
“這個沒有問題,不過張爵爺,我來這裏倒是有一件事情需要請示張爵爺您的。”
張凱的要求張慈平當然不會拒絕,現在張凱可算得上他的一個東家了,不過顯然今天來這裏也不隻是為了和張凱見一麵,所以便開口提了出來。
當然張慈平所請示的也不是什麼大事,隻是關於和雲南一些少數民族部落做生意的事情。
而他的生意對象卻不是那些統治少數民族的土司,反正是一些反抗土司階層盤剝的人。
在明朝,經過改土歸流,很多少數民族已經真正的歸屬大明中央的直接管轄,不過在一些地方,土司還是占據這重要的統治地位,在後世,這種情況一直到了滿清以後才得以大部分解決。
而之所以如此,一個是明朝的統治階層對少數民族地區的重視力度不夠,一個也是國力的原因。
改土歸流的國策是在明朝的中葉才開始實行的,到了崇禎朝其實時間並沒有過去多久,而改土歸流的國策本就不是那種大刀闊斧的行動,其重心就是想用溫水煮青蛙的道理來對少數民族進行融合,這本身就需要時間。
可是到了萬曆後期,大明固有統治區域就已經自身難保了,這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政策自然再也難以顧及,加上後來國家財力枯竭,這改土歸流的國策就基本上形同虛設了,所以現在川滇桂一帶又基本恢複到萬曆之前的樣子了。
而張慈平所說的雖然是生意,但是在張凱看來,這個老小子想的更多,甚至有些利用生意來繼續貫策改土歸流政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