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木星的第29顆衛星上方,陳凡穿著托尼的馬克7型動力裝甲,懸停在這顆衛星表麵的一個漆黑洞口正中央。
從他這個角度,抬頭可以看見如月亮般大的木星,以及幾顆靠得很近的衛星,它們顏色各異,有的是藍色,有的則是土黃色,看起來比木星還要大。
“鑽頭沒有徹底鑽到這顆星球的核心,一滴紅色物質的劑量恐怕不夠。”猶豫再三,陳凡從係統商城裏兌換出了兩滴紅色物質。
這種來自星際迷航世界的紅色物質,遇到物質便會發生反應,所以他沒敢將之放在儲物空間中,一直存放在係統商城裏,然後原價兌換出來。
之所以整的如此繁瑣,就是擔心紅色物質會在儲物空間裏製造出個黑洞,把裏麵東西全給毀了。
心念一動,兩滴如同血晶般耀眼的紅色物質,出現在陳凡的麵前,然後受到下方衛星的引力作用,開始加速朝著洞口墜落。
陳凡看了眼已經徹底墜入坑洞深處的紅色物質,毫不猶豫的操控馬克7型,轉身就飛回到飛船內,並且讓托尼駕駛飛船遠離這顆衛星,直到來到一千多公裏之外,陳凡才重新站到船長室的了望台上,遠眺漆黑星空中那一抹冰凍星球的虛影。
“陳先生,您剛才往洞口裏丟的那滴液體,能摧毀這顆半徑一百多公裏的星球?”一旁的托尼,同樣在駐足觀望,不過打心眼兒裏有點不相信。
畢竟與N29衛星的龐大體積相比,那兩滴液體幾乎渺的如同塵埃。
可是忽然,托尼呼吸一窒,想到了一種可能,頓時驚訝的脫口而出:“該不會是......反物質吧?”
反物質是正常物質的反狀態。當正反物質相遇時,雙方就會相互湮滅抵消,發生爆炸,並產生巨大能量。
反物質就是正常物質的鏡像,正常原子由帶正電荷的原子核構成,核外則是帶負電荷的電子。
但是,反物質的構成卻完全相反,它們擁有帶正電荷的電子和帶負電荷的原子核。
托尼曾有研讀過愛因斯坦的研究筆記,裏麵就記載有這麼一句話:“對於一個質量為m,所帶電荷為e的物質,一定存在一個質量為m,所帶電荷為-e的物質(即反物質)”!
按照物理學家們的假想,宇宙誕生之初曾經產生等量的物質與反物質,而兩者一旦接觸便會相互湮滅抵消,發生爆炸並產生巨大能量!
1克反物質的與正物質進行湮滅反應,所能產生的能量,相當於噸TNT當量,它的威力有du1.8×10^14焦耳的能量,相當於二戰時期美軍投在倭國廣島的‘男孩’原子彈的1.4倍!
“反物質?”陳凡聽到托尼的驚呼,笑著搖頭道:“不是反物質,不過它的威力,可比反物質還要大。”
陳凡雖然沒有認真研究過這種紅色物質的製作原理,但卻知道反物質的特點。
反物質和正物質發生接觸的時候,進行的是正反物質湮滅反應,速度極快,遠低於納秒級別,瞬間就能將物質幾乎100%的轉換成能量。
然而不管有多少正反物質參與反應,它們隻會漫無目的的發生大爆炸,並不能創造出一顆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