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你是個好人(2 / 2)

見陛下思慮再三,鄭文龍道:“陛下,海上之事末將知曉,這朝廷之事末將弄不明白。末將聽說,有不少官員走私海貨,肆無忌憚,這實在是一大害啊!”

崇禎聽後大驚,冷汗直流,不曾想到大明的官員貪墨之風氣已經嚴重到如此之境,不由一團內火從丹田處開始燒起。

“你且先退下,朕想一人靜一靜。”於是斥退鄭文龍,一人獨思。

鄭文龍相貌粗獷,一雙鐵腳板站的穩,在海浪翻滾的船上行走如履平地。有著豐富的海上經驗。

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鄭文龍在海上是個英雄,到了陸地上卻戰鬥力大減。

如此人才,又怎麼能夠浪費?

因為籌措銀子之事還未完全解決,陸上的這些家夥都還沒有收拾,故崇禎也沒有精力去了解海上那些家夥究竟幹了些什麼。

邊察們也確實給崇禎皇帝長臉,個個都有成績,在經過幾番的死磨硬泡加威逼利誘,個個邊察都算還有所收獲。

收拾延遲安的軍費有了著落,接下來就該考慮如何調兵的事了,事情到了這裏又遇到了困難。

大明朝的五軍都督府分掌天下衛所,世代當兵,不參於科舉。

千戶,百戶,戰事結束,兵歸衛所,總兵官將印歸兵部,通過將統兵權。

衛所指揮使,使其任一者均不能完全掌控軍權,從而有利於皇帝掌控國家軍權,加強皇權。

實行統兵權與調兵權分離的製度,防止軍隊成為將領的私人武裝,打亂了原有的常任將軍製度。

設立都司衛所製度明朝軍隊實行的是衛所製。

遇戰事,總旗,小旗掌握著統兵權,編入軍戶的軍士屯田自籌軍費,與練兵權,分離,經商等,調兵權,兵部頒發調兵符令給都督府,都督府方能調動兵馬,但統兵者是兵部選派的總兵官,五軍都督和兵部都沒有直接統兵的權力,由皇帝選派任命,兵部頒發將印的總兵官統兵作戰,但不能直接統兵。

老朱原本的想法是很好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某一方獨掌軍權,但崇禎並沒有打破這一製度的製約,而是打了一個擦邊球。

通過崇禎皇帝的口諭,兵部以從各地各衛所借兵為名義,而達到募兵的目的。對於這些從不同地方招募的兵士,對其重新整編。

既然是借兵,那就必然要還到各地各衛所去,有借有還是對的,隻是至於什麼時候還,如何還,崇禎皇帝自然不會說。

現在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對於這些募兵如何管理,由誰任主帥,如何進行整編。

能者上,庸者下。

崇禎皇帝倒也很開明,隻要自認為有能力的都可自薦,這打破舊規矩的爆炸性事件令得那些被埋沒的人才終於有了出頭的日子。

原本的軍隊在管理上是很鬆散的,多部門的插手之下,令軍隊有些烏煙瘴氣,而在如今之年月,局勢特別之處,大明軍隊需要的就是權利權威的高度集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