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老人的無奈(1 / 2)

大爺爺愣了下,“嘛,”

“我就是聽說姑太太這個事,覺得心裏怪難受的。想起來以前姑太太對我很好,沒想到竟然是這樣的就走了,心裏實在不是個滋味,你說人一老了,怎麼就這麼可憐呢。”

牛榮德聽到牛波這樣說,臉色一本,“我當你個小羔子要說什麼呢,原來是這個事,你這心還怪善。你姑太太這種情況也是湊巧,兒媳婦住院,兒子去服侍,誰想到她能出這個意外,她年前年後都走路杠杠的。”

“歲數大了,沒辦法,人都有老的這一天。咱農村舉這樣,光說養兒防老,有幾家兒子能養老。現在都是媳婦當家,特別是兒子多的,一個看一個,都像個紅眼猴子,能從老的那裏扒點錢就扒點錢,就沒有管老子的。”

聽到大爺爺這麼說,牛波點頭,這些年,農村的日子好像好一點,可是養老的問題依然是大問題。基本都是老的年輕養孩子,到老了沒有孩子養。一個兒子的日子還好過點,兒子越多越麻煩,妯娌幾個都在比狠。

村裏有一個二大娘,三個兒子,二大爺死得早。二大娘含辛茹苦把兄弟三個拉扯大,拚命勞力給三兄弟蓋房子娶媳婦,雖然蓋得房子都不好,總算是能有住的地方。可是等到三個兒子成家立業之後,二大娘無家可歸了。

三個兒媳婦一個看一個,由於二大娘已經沒有地,把地都給了小兒子。本來說話後來跟小兒子吃的,因為給小兒子蓋的房子還湊合,雖然借了不少債。

可是小兒媳婦性格實在太烈,嫌二大娘幹活慢,身上髒,連個孩子都不會帶,反正是沒錯也能找出錯來。幹活的時候讓二大娘給出力,吃飯的時候讓二大娘挨罵。

二大娘被安排住在小南屋裏頭,屋裏夏冷,連個合適的鋪蓋都沒有。更別說降溫和取暖的設備。堅持了兩年,二大娘實在受不了,想要換家住。

老大媳婦也不是善茬,說隻要給他們蓋老三家那樣的房子就讓二大娘去住,可是二大娘這歲數,都六十多歲了,你讓她去哪裏掙錢。大哥又不當家,還是被罵走。

然後去老二家裏住幾兩頭的吵,順帶著把二大娘罵一頓,二大娘隻有流著眼淚換地方。

後來大隊給出麵調解,三兄弟出麵湊錢,給二大娘弄了一間半泥半草的小屋,總算能將就著住。就是這樣也讓二大娘又被罵了一通,嫌不能掙錢還花他們的錢。

這讓還不算完,大隊開始有養老補貼之後,二大娘每月可以領到五六十塊錢,加上跟著村裏人去周圍莊上起鐵釘,撿垃圾,一個月也能賺幾百塊。這又被幾個兒媳婦盯上,攛掇自己家的孩子去奶奶那要錢要東西,小孩不去還挨罵。

村裏多這種情況也沒辦法,這樣的不是一家兩家,或者說多少年就有這樣的傳統。她們這些老人也是從那時候過來的。以前是多年的媳婦熬成婆,現在當婆婆就是受罪的料。

別人家有老伴還好點,有人說話解解悶。二大娘隻有跟老媽說,就是那間小屋,要不是老爸老媽出麵,把兄弟三個訓了一通,也不一定能蓋成。

想到這些,牛波就覺得很無奈。這老人的日子也太難過了,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到老了還要因為孩子挨打挨罵。真是沒好日子過了。

“大爺爺,你說這樣的老人,咱們村裏就沒什麼辦法麼”牛波指著剛吃好飯的馬大昆,吃飽飯了,正在牆邊歪著睡覺,好在還能看到胸口一起一伏,不然那憔悴的樣子還真讓人懷疑這個人已經過去了。

“這樣的更沒辦法,別家孬好還有個孩子,他這個無兒無女,還少腦子。家裏房子沒有房子地沒有地,想要過繼個本家也沒人願意的。你富貴叔跟他一個姓,也才剛出五服,你問他有什麼辦法沒有,他也沒法子。”

大爺爺也是有些感慨,“你看看,咱村六七十歲的有三十多個,六十來歲的還行,能蹦能跳,七十多的就不好說了,老年人有幾個沒病沒災的,你看看你家裏的欠賬就知道了,大多數都是老年人的,一年給你家結一次就不錯了。”

這情況牛波很清楚,以前在村裏要過藥帳,攤到老年人就有點麻煩,都是要幾個兒子分攤,結果牛波老要等,去個一兩次還找不出誰會給錢。要說的話,看病的錢本來就不多,一年到頭也就幾十塊,這樣都是個麻煩事。

現在都忙著掙錢,六十來歲的還能幫著看孫子,兒子兒媳婦去賺錢,七十多的連自己都看不了,偏偏孩子又要出去賺錢,這部分老年人是最危險的。俗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隨時都可能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