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輔己之仁
趙構來的時候,客人都已經到齊了,一桌一桌,整整齊齊地坐在會客廳前麵的大廣場上麵,有點像除夕宴的預演。
欽天監的老監正確實有幾把刷子,選的日子很好,無風,陽光燦爛,讓露天而坐的客人們一點也感覺不到冬日的寒冷。
趙構的衛隊先進來,將府中各處要道站上,然後是宮裏的宦官和婢女在前引導,趙構邁步從秦府的中門走了進來,身後跟著魯太監和另外一名太監,兩人一起抬著一塊匾額。
秦頌和陳鈺上前迎接,所有人起身行矚目之禮。
沒有跪倒一大片的場景,這是秦頌比較喜歡宋朝的一個重要原因。
“臣秦頌(命婦陳鈺),恭迎聖駕!”秦頌抱拳作揖,陳鈺行萬福禮。
“秦卿和命婦平身,朕今天來湊個熱鬧,皇宮內庫裏藏的那點玩意,估計秦卿也看不上,親手寫了一塊匾額,算是賀禮吧!”趙構的心情不錯,說話挺和氣,沒有擺什麼皇帝架子。
實際上,皇帝任何時候都不需要擺架子。
因為,不管你擺不擺,架子就在那裏。
秦頌和陳鈺跟在趙構的身後,隨他走上議事廳的台階,將趙構置於最中間靠前的位置。
趙構伸出雙手,示意客人們都落座,不必繼續站著。“今天朕也是客人,諸位賓朋不必拘束,大家務必盡興!”
秦家人搬來木梯,將趙構禦賜的牌匾掛到議事廳屋簷下方的橫額位置,秦頌和陳鈺一起牽動紅繩,將掩蓋在匾額上麵的大紅綢布揭開,露出了“輔己之仁”四個金色大字。
秦頌表字輔仁,是當初張浚給他取的,語出《論語·顏淵》:“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三國名士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友相切磋之道,所以輔成己之仁。”
晉代葛洪在《抱樸子·交際》中有言:“良友結則輔仁之道弘矣,達者知其然也。”
北魏胡叟《示***》詩有句:“何用宣憂懷,托翰寄輔仁。”
皇帝送給秦頌這塊匾額,也算是下了一翻功夫,讓觀禮的賓客心中羨慕不已。
秦頌陪著趙構將主樓、副樓、藏書樓轉了一遍,然後回到會客廳內。
會客廳中擺著幾張大圓桌,尚書以上的大佬都已經就坐。
會客廳的門開著,坐在廳內便可以看到廳外廣場上的客人,所以不會讓廳內廳外的賓朋覺得不適。
能陪著皇帝坐在會客廳裏麵的,必然是極少數,能來參加今天這場宴會,已經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負責布菜的宮女們如穿花蝴蝶一般來回於後廚與前廳和廣場之間,先是八樣葷素搭配的冷盤,接著是各種熱菜,最後是鍋仔和湯羹,菜色豐富份量足,但沒有特別昂貴和珍稀的食材。
比如,熊掌、魚翅之類。
秦家人從來不在這種場合炫富,一切以營養和實惠為上。
雖然是秦家的喬遷賀宴,但因為有皇帝在場,所以他不僅坐了主位,而且不用起身,就坐在那裏等著廳內的官員向他敬酒,接著是廳外的官員和賓朋一桌一桌來向他敬酒。
秦頌給趙構準備的是度數較低的黃酒,用小盅喝,喝個一壺半壺的都不會醉。
向皇帝敬過酒之後,秦頌夫婦開始輪流到各桌答謝,說些客氣的話,挨桌的轉,也不輕鬆。
皇帝提前離場,秦頌夫婦陪同,客人們起身目送。
在秦府院門外,趙構對秦頌說:“輔仁,以後咱們就是鄰居了,家裏做了什麼好吃的,記得給朕也送一份啊!”
秦頌笑著說:“陛下放心,保證不讓您失望!”
皇帝登上龍輦,與秦頌夫婦揮手道別,在一大群披甲衛兵的簇擁下,返回鳳凰山上那座有些冷清的皇宮。
等周圍再沒有外人的時候,陳鈺低聲感慨說:“那個位子,挺孤獨的吧?”
秦頌拉起陳鈺的手,若有所思的回答:“這是唯有帝王才能享受的一種孤獨,沒有人可以代替。”
再次返回前院,氣氛已經非常熱烈,客人們全都亂了座次,你找我,我找你,有說有笑,吃喝的不要太開心。
秦頌無意間瞄到了坐在東邊角落一桌的陳俊卿和汪陽等書院學生,正抓著肥膩的豬蹄和雞腿啃的歡實,都顧不上喝酒。
這年頭,地主家都難得餘糧,何況這些離鄉背井來臨安讀書的學生。能吃秦翰林這種土豪一頓大餐,大家都沒什麼心理負擔。
興榮商行一出手就認購三百萬貫黃金債,已經在臨安擦亮了金字招牌,如今誰都知道秦頌有個兄長是興榮商行的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