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相看(1 / 3)

汪全真似是根本沒注意到眾人視線中的戲謔,堅定的錚錚有詞道,“管佶將軍未經九皇子指令擅自帶領五千貫日精銳趕往巡城,戰場之上不遵軍令是為大罪,絕不可助長此等風氣!”

九皇子目不斜視的望著案下的汪全真,眉頭緊鎖,神情漠然。

大堂眾人皆是一副‘就知是此事’的表情,管佶確實擅自調兵巡城,但他以五千兵力輕鬆殲滅巡城兩萬駐兵,此等大功讓人無話可說,眾人也就對他擅自調兵一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連九皇子都並未氣惱責怪他,自然也沒人沒眼力價的主動提起。

更主要的是,管佶調兵巡城也是為了盡快救出被困的三公主,九皇子自然更不會計較。

但不想今日汪全真剛剛被提拔就心急的揭管佶的舊賬,這不僅是給管佶下馬威,更是間接得罪三公主。

眾人打量汪全真的視線漸漸帶上一絲嗟歎和憐憫,誰不知道三公主的分量,是最得罪不得的人,得罪了三公主看他日後還有什麼好日子過。

在場眾人皆默不作聲的不發表意見,都等著看汪全真如何灰頭土臉的被駁斥。

定安侯轉動著手中的酒杯,沉斂的眸子突然抬起,語氣帶著些閑話般的不經意,開口道,“古語有雲,國無紀則覆,軍無紀則伐,民無紀則亂。軍紀不嚴乃大忌,統軍將帥乃是眾兵表率,須得賞罰分明方能服眾,固軍心。”

定安侯並未嚴明所指,但意思已經再清楚不過,賞罰分明,有錯就該罰,即便是將帥。

九皇子沉吟不語,神情端儼,看不出情緒和態度,深邃的視線轉向了管佶,沉聲吐出幾個字,“管佶,你如何說?”

管佶將手中盛湯的小碗放下,擦去嘴角的油漬,忽然起身站到汪全真身側,挺拔的身姿蔚然健碩,透著一絲貴氣,一掀袍擺直接跪了下來,拱手回道,“屬下認罰!”

噝——

一片倒吸氣聲中,眾人不敢置信的望著管佶寬闊筆挺的脊背,一句話沒有直接認罰?管佶將軍未免也太實在了。

在場眾人皆一臉驚訝,與管佶一同長大的百裏琪樹和百裏琪花倆兄妹卻心平氣和,全無訝色,管佶就是這樣一個幹脆瀟灑,光明磊落的人,從不為自己找借口,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會含混更不會辯解。

眾人忌於他的身份假裝不提,但他畢竟是錯了,與其被人被人說三道四,坦坦蕩蕩的受罰揭過反倒鬆了口氣。

定安侯神情淡然的喝著酒,眼睛不曾抬一下,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管佶主動領罰也免了九皇子左右為難,當即便要依照軍中規矩責罰管佶,汪全真突然搶先又道,“九皇子,貫日軍不遵軍令也應該受到嚴厲責罰!”

汪全真沒想到管佶那麼爽快就認罪,感覺背後那些視線充滿譏誚諷刺,似乎要把他的脊背燃燒起來,一衝動就不依不饒的脫口而出,話說出口就懊悔的恨不得咬斷舌頭。

責罰管佶是名正言順,牽扯到貫日軍便是故意爭對,九皇子的臉色當即威厲起來,看他的眼神也透著幽冷的寒光。

“回稟九皇子,貫日軍是屬下親自挑選訓練的士兵,他們不過是聽從屬下之令行事,擅自調軍是屬下一人之錯,一人做事一人當,屬下絕無怨言!”

汪全真今日挑出此事看在眾人眼中都是不懷好意,故意針對,百裏琪花默然無聲的坐在一邊靜候著,此時也終於忍不住開了口。

“麵對窮凶極惡的罪犯尚且常言道禍不及家人,何況是我們自家兄弟犯錯。汪將軍有句話說的好,有功賞之有過罰之,該罰的不能遺漏,那不該罰的也不可隨意冤枉,過錯責任一定要算的清楚,免得寒了眾將士的心。”

百裏琪花雲淡風輕的幾句話便將汪全真說的抬不起頭來,他知道自己是公報私怨說錯了話,公主是在警告他,不要胡亂攀扯冤枉,寒了將士們的心,也寒了提拔他的九皇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