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憂百姓福彭奏密折 思親人曹?暶喂榧?(4)(1 / 2)

保德縣城南街李大夫家。

楊韜、曹霑、福靖在院門前停住步子。

福靖小聲對曹霑說:“早知如此,就不用往蜈蚣村走一趟了。”

曹霑笑了笑,忍住了想說的話。

楊韜把虛掩的門推開一點,故意幹咳了一聲,用不高不低的語調喊道:“李大夫在家嗎?”

一個十三、四歲的男孩從廂房裏走了出來,他走到門邊打量著楊韜問:“請問您找誰?”

楊韜微笑著說:“李大夫在家嗎?”

男孩皺了皺眉頭,“我爹是李大夫,他采藥去了。我爺是李老大夫,他在書房裏看書。請問,您是找我爹還是找我爺?”

楊韜:“我找李老大夫,麻煩你去稟報一下,就說進京趕考的楊公子慕名遠道而來,想拜見老先生,請老先生屈尊會見。”

男孩:“好吧,你們先等一下。”

楊韜:“謝謝!”

此時,曹霑在觀看門樓上的雕刻,福靖在觀看門樓匾額上的字。

過了一會兒,男孩走過來說了句“請到客廳坐吧”,隨即領著楊韜、曹霑、福靖向客廳走去。

“各位請坐。”男孩做著手勢說。

楊韜笑著說:“謝謝!”

曹霑坐下後,繼續看著掛在正麵牆上的李時珍畫像及楹聯,心想:“李時珍的畫像栩栩如生,楹聯‘治病救人不貪財,行善積德求平安’,字好話更好,二者相得益彰,堪稱一絕。”

滿頭白發的李老大夫健步走進客廳,楊韜、曹霑、福靖先後站了起來。

李老大夫笑嗬嗬地說:“各位遠道而來,老夫怠慢之處,請多包涵!”

“哪裏,哪裏!”楊韜拱著手說:“是我們給您添了麻煩,請您多多包涵!”

李老大夫:“相逢是緣。各位請坐!”

楊韜恭敬地做著手勢說:“您老也請坐。”

李老大夫坐下來,捋了捋銀須。

楊韜:“請問,老先生今年高壽?”

“七十三,黃土已埋到下巴了。”

楊韜:“看您的麵相,根本不像已入古稀之年。”

“楊公子過譽了。”李老大夫捋了捋胡子,“俗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爺不叫自己去。所以,好多老人都忌諱這個歲數,要麼說七十二,要麼說七十四。我從來不信這些東西,人的命天注定,是多大就說多大,該走的時候忌諱也沒用。”

楊韜:“您老人家一輩子樂於行善積德,定能長命百歲!”

“謝謝你的吉言。”李大夫笑了笑,“該書歸正傳了,你們來找老夫究竟為何?”

“老先生,”楊韜看著李大夫說:“我進京趕考路過此地,聽說蜈蚣村有個叫棗花的女子被冤枉了,心裏不平,想了解一下真情,以便有朝一日替棗花洗冤、正名。老先生,聽說,當初是您第一個到大堂上為棗花沒罪而作證,對嗎?”

李老大夫:“對,因為我知道棗花的婆婆是因何而亡。”

楊韜:“棗花的婆婆是因何而亡?”

李老大夫:“中毒而亡。”

楊韜:“棗花的婆婆因何而中毒?”

李老大夫捋了捋胡須,“你想知道此村為何名叫‘蜈蚣村’嗎?”

楊韜:“請您指教,我洗耳恭聽。”

“傳說,很早以前,這裏是一片沼澤地,有一個蛇精經常傷害百姓。天上的蜈蚣神知道此事後,為了殺死蛇精,便偷偷溜下界來。蜈蚣神與蛇精大戰了整整一夜,終於殺死了蛇精。然而,當蜈蚣神準備返回的時候,天上突然閃了一道金光,關上了天門。蜈蚣神驚叫一聲,變成了一座山丘。此後,人們為了報答蜈蚣神的恩德,在山丘下麵建了一座蜈蚣祠,並將此村定名為蜈蚣村。也許是此村的人曆來視蜈蚣為神靈,從不傷害,所以,方圓幾十裏內,隻有蜈蚣村的蜈蚣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