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鬥特使曹?暳⒋蠊? 看演戲楊韜憶英烈(7)(1 / 2)

定邊大將軍安西行營:小餐廳。

福彭等人,圍著圓桌而坐。福彭坐在上首,楊韜坐在福彭左邊,曹霑坐在福彭右邊,依次為福靖、哈駝、石頭。

桌子中央放著一個紫銅火鍋,鍋裏的燉羊肉熱氣騰騰。

福彭端起酒盅說:“有一件急事,需要楊先生進京一趟,曹霑、哈駝、石頭隨行。今晚的便宴,算是為各位餞行,祝你們一路順風!幹!”

楊韜率先端著酒盅站起來說:“謝謝大將軍的厚愛!”

曹霑、哈駝、石頭跟著起身附和:“謝謝大將軍的厚愛!”

福彭放下酒盅,夾了一塊鹿肉放到楊韜的碗裏。“這是醃製的臘鹿肉,您嚐嚐,別有一番風味。”

“謝謝!”楊韜笑著對福彭說:“您別再親自給我夾了,我自己來。”

福彭接著夾了一塊鹿肉放到曹霑的碗裏,微笑著說:“你多吃幾塊鹿肉再喝酒,酒到了鹿的肚子裏,你就不會醉了。對不對?”

曹霑笑著說:“謝謝大將軍,您說得對!”

眾人頓時笑了,福靖笑著對曹霑做了個鬼臉。

喝了第三盅酒後,福靖拿著酒壺給楊韜的盅裏斟了酒,放下酒壺,雙手端著酒盅說:“我借花獻佛,給楊先生敬一盅,祝您一路順風!一切順利!”

“謝謝!”楊韜接過酒盅,一飲而盡。

福靖給曹霑的盅裏斟了酒,雙手端著酒盅說:“霑哥哥,我敬你一杯,祝你一路順風!一切順利!”

“謝謝!”曹霑接過酒盅,一飲而盡。

福靖給哈駝、石頭敬完酒後,楊韜看著福彭說:“大將軍,我也借花獻佛,回敬您一盅,如何?”

福彭:“我這幾天胃受涼了,您的心意我收下就可以了,不必回敬。”

楊韜會意的點了點頭,“鄙人遵命。”

“今晚隨意,以吃為主。來,都動動‘武器’。”福彭用筷子指著菜說完話,扭臉對楊韜說:“先生,上一次請您講‘回文詩’方麵的知識,您沒來得及講,現在您邊吃邊講,如何?”

“好的。”楊韜點著頭說。“回文詩,是古典詩歌中一種較為獨特的體裁。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中曰:‘回文詩,回複讀之,皆歌而成文也。’現在可見到的最早回文詩,是漢代蘇伯玉妻子的《盤中詩》;最有名的回文詩,是前秦蘇若蘭的《璿璣圖》。”

“先生,”曹霑打斷了楊韜的話。“《盤中詩》,是不是把詩寫在盤子上麵?”

楊韜:“對。蘇伯玉的妻子因丈夫外出久不歸家,思夫心切,就把詩詞寫在盤中寄給他,因名《盤中詩》。該詩宛轉回環, 愁思殷殷,從中央以周四角而成的詩文為:山樹高,鳥鳴悲。泉水深,出鯉魚,鯉魚肥,空倉雀,常苦悲,吏人婦,會夫稀……”

曹霑:“《璿璣圖》與《盤中詩》相比,孰為上乘?”

楊韜:“當然是《璿璣圖》為上乘。此圖八百多字,無論反讀,橫讀,斜讀,交互讀,退一字讀,迭一字讀,均可成詩,可以讀得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詩一千多首。”

福靖:“請問先生,蘇若蘭做《璿璣圖》,是不是為了顯示其才華?”

楊韜:“蘇若蘭,是秦州刺史竇滔的妻子。若蘭知識廣博,儀容秀麗,謙默自守,不求顯耀,深得丈夫竇滔的敬重。竇滔有個寵姬名叫趙陽台,若蘭十分嫉妒,每每相見,總免不了一番嘲諷,竇滔常常為此遺憾,心中十分不快。一次,竇滔到襄陽做官,若蘭不肯與他同往,他就帶著趙陽台去赴任,漸漸和蘇若蘭斷了音信。蘇若蘭十分悔恨,於是費盡心機,織成一塊八寸見方的五色錦緞,用文字織成回文詩,這便是有名的《璿璣圖》。 ”

曹霑等楊韜咽下口裏的菜,開口問道:“請問先生,回文詩有幾種文體?”

福彭夾了一點涼拌枸杞芽放進嘴裏,一麵細嚼一麵聽楊韜解答。

哈駝、石頭雖然對此沒有興趣,卻依然裝出一副洗耳恭聽的神情。

“有單句回文詩,雙句回文詩,全篇回文詩,迭字回文詩、詩詞雙回文詩等等。單句回文詩,是第二句在第一句順讀的基礎上轉為逆向組合。雙句回文詩,是每兩句成一組,後兩句是前兩句的倒讀,自始到終皆是如此。全篇回文詩,就是全詩中字句順讀、逆讀均可,不僅都合韻律,且均有意味。此類回文詩頗多。譬如,宋朝李禺寫了一首夫妻對答的《兩相思》回文詩,就非常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