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賣畫自救苦中尋樂 聽經觀藝茅塞頓開(6)(1 / 2)

十方普覺寺(臥佛寺)。

香客、遊客大多結伴而行。

兩個書生模樣的人,在山門前停住腳步,一人指著山門兩邊的金剛力士像說:“文靜兄,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哼哈二將’。”

文靜微笑著點了點頭,邊走邊說:“茂名兄,此寺建於何時?”

曹霑邊走邊看,隻見整個寺廟倚山築成,整體布局緊湊,以中軸線上的四層殿堂為中心,層層平列。他瞄了兩個書生一眼,有意放慢了步子,以便聽他們的談論。

茂名:“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原名兜率寺,又名壽安寺。以後曆代有廢有建,寺名也隨朝代變易有所更改。雍正十二年重修後改名為十方普覺寺。由於唐代寺內就有檀木雕成的臥佛。後來元代又在寺內鑄造了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涅磐銅像,因此,一般人都把這座寺院叫作‘臥佛寺’。 ”

文靜:“第二層為何殿?”

茂名:“彌勒佛殿,兩廂有木質的四大天王雕像;第三層為三世佛殿,供奉三世佛塑像,兩廂還塑有五彩泥質的十八尊羅漢;第四層為臥佛殿,乃是全寺的精華之所在。”

文靜:“咱們先看何景?”

茂名指著前方的巨大石碑說:“先看銘文碑吧。此銘文係大學士張廷玉所撰、禮部侍郎張若靄所書。”

二人走到石碑前,仔細觀看銘文。曹霑站在他們旁邊觀看。

文靜看著銘文念道:“往者世宗憲皇帝,維持象教,聞師名於雍正十二年秋。召師來京,師應對稱旨深加獎予,賜紫衣四襲及寶盂、玉如意等物,留止大內,其明年,乃命出主天童法席,師方在道會……”

曹霑抬頭看了看天,心想:“我先去看臥佛,而後再往下走,就不會有越走越累感覺了。”他吸了一口氣,徑直向臥佛殿走去。

臥佛殿。

臥佛殿門上有個巨大橫匾,“性月恒明”四個大字金光閃閃。出入大殿的香客、遊客臉上都是虔誠的神情。曹霑一麵擦著額頭上的汗水一麵看著橫匾上的字,心想:“這四個字,意為佛性如月亮,明亮興輝永照。”

曹霑走進大殿,隻見正麵牆上掛著一塊橫匾,書著“得大自在”四個大字;榻上有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睡臥式銅像。釋迦牟尼頭西麵南側身躺著,左手平放在腿上,右手彎曲托首頭部,旁邊站著12尊小佛像。一個女香客跪在拜墊上祈禱,一個香客在往功德箱裏放錢,幾名遊客虔誠地看著釋迦牟尼的銅像。

曹霑注視著釋迦牟尼的銅像,腦海中突然浮現出與揚韜敘談的情景。

――定遠大將軍安西行營:楊韜住房。

桌子上擺著一架古箏,古箏前麵有一個銅香爐,香爐中的檀香冒著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