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間半房”:曹霑住房裏屋。晚上。
曹霑、李筱坐在各自的被窩裏,梳妝台上的油燈火苗閃動了一下。
李筱扭臉看著曹霑說:“你今兒與石頭吃了早飯就出去,為何這麼晚才回來?”
“你猜猜看。”
“是不是聽說書?”
“不是。”
“看戲?”
“也不是。”
李筱想了一會兒,冷笑著說:“你不會領著他去喝花酒、泡妓女吧?”
“瞧你說的!我即便有那心,也沒有那膽,有那膽也沒有那錢呀!”曹霑收起笑容,神情莊重地接著說:“不過,我與石頭去辦的事,也非同小可啊!”
“是啥事?”
“見一個人。”
“誰?是巧兒姐姐?!”
“不是巧兒姐姐,是漕幫的副幫主。”
“何為漕幫?”
“漕幫,是天地會下麵的一個組織,天地會的主旨是反清複明。”
“如此說來,石頭也是天地會的成員?那可是犯禁之事,他為何要入?”
“他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李筱打量著曹霑問:“你也想加入天地會?”
“我壓根就沒有這種想法。”
“那你為何還去見漕幫的副幫主?”
“給石頭裝麵子。”
“那副幫主為何要見你?”
“他們想拉我入夥。”
“你入了嗎?”
“你說呢?”
“我約摸,你不會入。”
“何以見得?”
“當年,弘皙他們想拉你入夥,你都設法推辭了。天地會拉你入夥,你同樣會設法推辭。對吧?”
“對。此謂之明知其不可為,則不能強為之也!”
李筱鬆了口氣,“依你之見,那天地會能不能成事?”
“就眼前來看,天地會欲幹成反清複明的大業,還很困難。其一,雖說大清朝自順治到乾隆已過百年,但不僅沒出現衰敗的征兆,而且有了好的轉機,這對天地會來說,是天時不利。其二,雖然天地會分布廣,人數多,而且組織嚴密,幫規嚴厲,但在財力、物力與武力等方麵,懸殊太大,一旦真槍實彈地交鋒起來,遠不是大清朝的對手。其三,一個朝代衰亡的快與慢,與人心向背有極其重要的關係;眼下,漢族百姓雖然對大清朝不滿,但並沒到難以生存的境地,因此,多數人對反清複明不會有太高的熱情,而且可能采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總而言之,天地會若是得不到天時、地利、人和之良機,欲成其事,可謂困難重重。”
李筱“哦”了一聲,“若是天地會得到了天時、地利、人和之良機,會是何種結果?”
“這得看天地會的總舵主及其上層的有無雄才大略了,若是成功之後,既無治國之策,又無馭民之術,不思進取,貪圖享受,肯定要重蹈李自成的舊轍。”曹霑歎了一聲,“大順朝,可謂其興也勃、其亡也忽啊!”
李筱看著曹霑說:“有關李自成的事,你能不能說給我聽聽?”
“你想聽他哪方麵的事?”
李筱嫣然一笑:“你說啥,我聽啥。”
“李自成,陝西省米脂縣人。他小時候給地主放羊,長大後當了銀川驛卒。崇禎二年他參加起義,後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戰將,勇猛有識略。崇禎八年的滎陽大會戰之初,他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領的讚同,聲望日高。次年高迎祥戰亡,他繼稱闖王。那時,李自成的隊伍紀律嚴明,官兵皆能嚴格遵守‘軍令不得藏白銀,過城邑不得室處,妻子外不得攜他婦人,寢興悉用單布幕綿’的號令,所到之處,秋毫無犯,深得人心。此後,他采納李岩的建議,提出‘均田免賦’的口號,傳播‘迎闖王,不納糧’歌謠,隊伍很快發展到百萬之眾,於崇禎十七年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然而,誰會想到,李自成僅當了一個半月的皇帝,就開始敗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