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呂布背主(1 / 2)

“殺,一個不留!”

深夜,執金吾丁原所在的城東大營。

身高八尺生的魁梧高大的呂布此時提著丁原那仍在滴血的首級,再看著那正在遭受屠殺的丁原心腹親信,本還算英武的臉上,不由盡是狠辣決然。

一切便如原本曆史所發生的一般,當看到丁原、盧植、鮑信等在朝會時皆露出不岔的神情時,董卓當下也就將丁原視為了殺雞儆猴的工具。

畢竟,和盧植鮑信相比,執金吾丁原不過就是一毫無背景的武夫。之所以能做到這個位子,更多還是靠了何進的賞識,而非像董卓與孫堅那樣,是靠自己的能力一刀一槍的拚殺出來的。

這等情形下,執掌過萬並州兵馬的丁原,自然也就成了最好的開刀對象。

通過胞弟董旻的牽線搭橋,身為丁原主薄的呂布自就果斷選擇了“棄暗投明”。

而後,便也就有了此時的景象。

“呂奉先,你這狗賊。丁公對你何等恩榮,你為富貴竟弑殺恩主,你必不得好死,必不得好死!!!”

被大軍包圍屠殺,眼見難逃一死,這些忠於丁原的將佐自也就指著呂布的鼻子大聲喝罵。

然對此,呂布卻是冷笑一笑,“死到臨頭還敢犬吠,給我砍下他的四肢,然後再殺了他!”

如今時候舉薦之恩堪比授業傳道。

所以朱儁擔任主薄時,為救舉主性命可以散盡家財;公孫瓚為報舉主恩義,可棄官掛印舍命護送。

就連董卓為報答舉主張奐的恩情,鎮守三輔時亦對張氏多有庇護。

呂布如今為個人富貴,殺害舉主丁原。那麼就算丁原生前有千般錯萬般錯,可事情傳出去後,世人咒罵的也隻會是背主的呂布。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價值觀,個人私義淩駕於朝廷公義。

如此一來,為了維護自己在軍中的威嚴,呂布自然就要用最狠辣的手段對待這些咒罵他是背主之徒的丁原死忠。

也因此,看著這些負隅頑抗者盡數被呂布誅殺,而後呂布又一個響頭跪倒在自己身前時,身為董卓胞弟的董旻便也不由笑了。

“此子雖貪婪無恥,可卻不失為一柄好刀。”

心中這般想著,董旻自就將呂布從地上扶了起來。

“奉先能大義滅親,為朝廷誅殺丁原這個反賊,著實立下大功了。且安心,今夜的一切我也必回向兄長如實稟報,到時封侯拜將也不再話下。”

“布謝都尉。也請都尉放心,布必為都尉為司空,鞍前馬後效犬馬之勞!”

封候拜將,這在關東群雄還未群起而攻之時,可是極有分量的一句話。

不說別的,就說曹操袁紹等世家子弟中的領頭羊,至今也未曾到封侯拜將的地步。

故聽到董旻這樣的許諾,呂布也真不禁是心花怒放。

武人崛起不易,如果沒有貴人青眼看重,想要和那些世家黨人競爭資源根本就沒有絲毫可能。如今,能得到三公董卓的看重,同樣是不甘居於人下的呂布,自將其當成了自己最寶貴的機會。

不過,遙望著由混亂又轉向安定的城東大營,立在宮牆之上的牛輔,卻是不由一歎。

“這或許便是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吧。我那嶽父如今借呂布之手除掉丁原,又豈會想到,日後他也將會落得與丁原一般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