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入魔 第一章 天意(1 / 3)

遠山鎮是大楚國南部的一個小鎮,在這種戰火不絕的年代,遠山鎮有著世外桃源般得寧靜,農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孩童們嬉戲打鬧,這是一方難得的寧靜之土,在這裏呆過些時日,很容易就讓人忘記,這是一個天下諸國紛爭的年代。

這一日,和平常一樣,鎮上的人匆匆忙忙的步入了一天的勞作。一個遊方的道士風撲塵塵的走進了遠山鎮,時值盛夏,道人擦拭著額頭上的汗珠,走到了一個茶攤上坐了下來。

茶攤的小哥立時迎了過來,“道長,要來點什麼?有涼茶,有麵食,有豆腐乳。”

道人拍了拍道袍上的塵土叫道:“恩,天氣熱得很,倒是不覺得饑餓。來碗涼茶解解渴就行了。”

“哎!好嘞,涼茶馬上到!”

這茶攤小哥動作十分利索,隻是呼口氣的時間,就端上了一大碗涼茶。道士微微一笑,幾口涼茶入口,燥熱之氣立時去了七分,歇息了一會兒,正準備起身之時,身邊突然吹過一道邪風。道士雙目突然睜大,顯得很是訝異,心下暗道:適才進入這遠山鎮之時,這遠山鎮上尚且是一片祥和之氣,按理說,這種祥瑞之氣有驅妖辟邪護佑一方的功用,此時哪裏來的這股邪風?順著邪風去向一看,正是吹往茶攤旁邊的一座府邸。

道士不由問道:“小哥,這座府邸是哪戶人家啊?”

茶小二擦著桌子,隻是看了一眼,說道:“這裏啊,可是我們遠山鎮的第一大戶,卓夫子的府邸。”

“哦?這麼說來,這還是個教書先生的居所?”那道人有些疑惑,一位教書先生能有這麼大的府第,成為地方第一大戶也是少有的事情。

“這你就不知道了,這卓家祖上啊,可是我大楚國開國功臣之後,當年武王分封一眾有功之臣,武王賜了千畝良田,卓家先祖不受,後來啊,在諸多推授之下,武王硬是要分封,卓家的先祖也是推搪不過,才選了這偏遠的遠山鎮,這些事情,老一輩的人都是時常提起叻,”茶小二說著,頓了頓,放下了手中的活,感慨道:“也是我們遠山鎮修來的福分啊,卓家護佑我遠山鎮,減免賦稅,救濟鄉裏,誰家遇上了什麼危難之事,卓家都會在第一時間援手,可是我遠山鎮第一大善人啊。”

道人點了點頭,說:“原來是這樣,那又為什麼稱卓家相公為夫子?”

“哦,是卓家老爺說,小孩子就算是不打算成就功名,也該學些斷文識字,懂得些大義,是而在家中開辦了書塾,為孩童授課講學,鎮上的人都十分敬佩他,是而都稱呼其為夫子而不是卓家家主了。”

道人聽了連連點頭,放下了些許銀錢,告別了茶小二,徑直的走向了卓府,敲響了卓府大門。

不多時,家丁打開了門,見是一位道人立於門外,立時恭敬道:“道長叩門所謂何事?”

道人說:“貧道途經貴地,卻是欲尋個緣法,還請相告。”

“道長還請稍等,”家丁恭敬的說道,立時向府內走去。道人微微點了點頭,暗道:這卓府果然名不虛傳,連個家丁也如此識得禮數,隻是這災劫卻是……

正當道人思索間,那卓家家主已經急忙走了出來,邊走邊說到,“家人不懂禮數,怠慢了仙長,還請仙長見諒。”

道人見這卓家家主麵相,心底不禁微微的歎息,卓家家主容貌俊秀,額寬目明,上停飽滿,主少年運程,慈眉善目,乃是寬厚仁者之象,隻是下停卻是略顯消瘦,少肉,此乃是福薄之相,恐怕這一劫難以渡過啊,心中如是想著,口中卻是不慢,“施主過濾了,府上皆是識得大體之人,並無任何不周之處。”

“道長,還請裏屋相侯。我已經吩咐家人備好齋菜了。”

道人一路尾隨卓家主走進了客堂,但見這客堂之中擺設甚是簡樸,並無任何奢侈浮華的物事,但是每一物事的擺放都是精簡素雅,幾盆清雅的芳紅安置與客堂之中,散發出一股清幽的芳香,醉人心脾,道人見此心底暗道:這卓家之人品行盡皆高潔,少不得還得幫他一把,如此亂世,能有如此高潔之人,若不助他,出家人何為?

客堂之內,已經擺放好了數道齋菜,卓家主道:“仙長請入座,招待不周,還請見諒。”

道人道:“出家人能止住腹中饑餓足以,如此招待已是周全備至,何來的招待不周之說,卓施主倒是過濾了。”

說著,兩人就準備坐下的時候,屋外,一孩童蹦蹦跳跳的跑了進來,一把撲到了卓家主的身上,“阿爹,阿爹,聽說有仙人來了,我也要見見仙人。”

卓家主一把抱起孩童對道人笑道:“小子不懂事,叫仙長笑了。”

“童真純敏,”說著,道人看向卓家主懷中的孩童,這孩童約莫六七歲的樣子,臉紅撲撲的,五官極其精致,倒是像玉琢的一般,叫人看了就心生欣喜,道人心下暗道:此子卻是福緣深厚,不該於此劫難之中殞命,倒是可為這卓家留下一脈香火。

念及次,道士從懷中拿出了一塊血紅色的鶴紋玉佩,又接著道:“觀令郎聰慧繡稚,甚是惹人憐愛,出家人也無甚珍貴之物,權將此物贈與,願可護佑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