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凕殿最深處。
陳鳳麒佇足在虛空之上,夜幕星空籠罩之下,視線所及,映入眼簾的分明是一座散發著青銅之光的古殿。
居高臨下,看久了之後,愈發給人一種恍若青銅古棺的感覺,但以他肉眼所及的範圍,已經超過數千平方米,這麼大的一副棺材?實在是令人難以想象。
陳鳳麒對古武之道的涉獵,不僅僅限於武學秘典,對於古武特有的文化傳承,同樣有著深入的研究。
以陵寢舉例。
普通古武者隕落後,安葬方式為凡木土葬,一座山包墳墓了事。
高階古武者,或是身份地位非凡的存在,墳墓上大致變化不會太大,但多以石料而砌,布下防禦陣法,避免因為地質災害或是人為因素而遭受破壞,但多半都是針對武神境之下的修行者。
一旦達到武神境之上,譬如聞道三境者,對武道的理解和造詣,因為已經觸碰到法則的原因,除非意外隕落者,多數都會借助天地大勢,將自己埋葬於風水格局極其特殊之地,或達到肉身不朽、武道意誌不滅的目的,但大多數不是為了傳承自己的武道,就是——奪舍。
畢竟想要長生不死的人太多,但是從古至今都沒有不死不滅的存在,人類的壽元終究有限,武道境界越高的存在對其無窮無盡的壽元更加癡迷,妄想達到與天地同壽的地步,以至於喪心病狂。
但哪怕是如此,像這樣的存在的陵寢,也不一定能夠長眠於青銅古殿之中。
原因非常簡單。
首先,古武中的青銅,並非凡俗世界的青銅金屬,而是古武修行者對法則參悟到驚世駭俗的程度後,凝聚而出的具象形態的一種逆天手段,按照陳鳳麒的估計,被說是聞道境了,哪怕是像孟漠西那樣的啟靈境巔峰存在,哪怕是一門心思的耗費千年光陰,也未必能夠凝練出眼下青銅古殿,衛生間大小的麵積來。
由此可想而知,武道境界得達到何等經天緯地的程度,花費多少心血和時間,才能創造出這樣一座蓋世古殿來?
其次,就是法則之紋了。
古武修行者由低階到高階,先淬煉自身氣血筋骨,因而誕生了融血、煉骨、後天三境。
繼而淬煉精、氣、神,以“元”作為統稱,故而有了培元、人元、地元、天元、先天五境。
氣血、血肉、筋骨和“元”淬煉到極致後,古武修行者就需要開竅,是為武竅境。
武竅境最大的作用和意義就在於,可以溝通天地之氣,無論是強化自身還是增強戰鬥力都大有裨益。
修煉到極限,便能夠對天地之氣的運用的得心應手,是為“天人境”。
無數古武修行秘法,絕大部分都是古武修行者的武道境界,達到天人境之上的宗武境層次創造而出,這也是為什麼說在古武界中,隻有達到宗武境後,才有開宗立派的資格。
畢竟,連拿手的獨門絕學都沒有,哪有顏麵開創自己的宗門?
武神境就更不用說了,這是跨出修行者淩駕於凡俗世界普通人壽元之上,至關重要的一個境界。
不僅隨著每一個小階武道境界的提升,就能增強百年壽元,更為重要的是,長達八百年的時間,為處在這個境界的修行者,爭取了更多修煉的時間,隻要不是資質過於愚鈍,或是吞服丹藥,強行將武道境界提升到武神境的廢物,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並非夢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