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修行,並不是單一的閉關打坐、參悟功法,不是無休無止的瘋狂戰鬥,也並非是瘋狂服用天材地寶,就能登峰造極。
有的人以戰入道,有的人以殺止殺,有的人血脈強橫,有的人觀日月星辰,有的人遁入空門,有的人曆練紅塵正是因為武道修行的多樣性,才造就了從古至今每一代古武修行者構造古武界的波瀾壯闊,同時也誕生了無數傳奇,以及可歌可泣的故事傳頌。
元聖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
早年他不過是一介寒儒書生,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做修行,更不知道世間早有古武界的存在,一心寒窗苦讀十餘載,絕對算得上是飽讀詩書之仕,投身官門報效家國。
但是他處在的那個時代,朝廷混亂,朝臣勾聯,軍閥、派係爭鬥不休,國不成國家不成家,國破家亡之後,元聖便和絕大部分人一樣,淪為流民。
流民分許多種,有乞討者、有走卒、有商販等等不一足是。
元聖心中有淩雲傲氣,卻是在饑寒交迫之中苦練書法,將心中憤懣和豪情,統統在書法的一筆一劃中表達出來,直到有一天這種能力打破普通人的極限,直入武道,有了武神境的武道境界,增強了壽元。
武神境少說也有八百歲,與凡俗世界傳說的彭祖壽元相當,而對於普通人而言,一生不過百年,以至於在元聖家人相繼隕落後,他的心中再也沒有任何觀念,執筆如刀似劍,抒盡天下不平事,寫盡天下英雄風流人物,武道境界因此步步攀登,不到五百年便是成聖。
成聖過程當然沒有幾筆帶過這麼輕描淡寫,但是元聖一生的執著,以及在與上古時期天地巨邪激戰,視死如歸的意誌,卻是讓陳鳳麒幾度感慨又幾度沉思。
元聖,不愧為封號聖人。
“修行者,當如是!”
也不知道過去了多久,陳鳳麒睜開眼眸,看著早已化為一抹青煙,隻留下一副聖軀的元聖,恭恭敬敬地拜了一拜。
這一拜,元聖當得起。
“喵嗚!”
小灰灰貓叫聲傳來,似乎是在詢問陳鳳麒成果如何了。
好在一人一獸之間因為有主仆關係存在,陳鳳麒能夠通過它散發出來的武道意誌,準確判斷它想表達什麼,握了握拳頭,感受了一下自己的力量,含笑卻也皺眉道:“元聖前輩不愧是封號聖人,天地最強者之一,其修行經驗讓我大開眼界,僅是參悟其過往就讓我的戰力強大了一分,不過”
陳鳳麒畫風一轉,有些凝重說:“不過正如元聖前輩所說,我開創的武勢修行法,這是大逆不道的武道,人神共憤、天地不容,以我目前的情況以及蓄積的武勢來說,應該是渡不過天地之怒的。”
“好在我冥冥中有種感覺,如果讓我能夠更多的接受如同元聖前輩這等最強者的修行經驗傳授,讓我參萬法悟武道之路,再服用聖人液,再去渡天地劫就容易多了,至少四成把握吧!”
四成把握,看似還不到一半,可是對於真正需要渡劫的高階古武修行者而言,卻是極高的概率。
為什麼達到生死武境的武者不多?
達到不朽境的大能屈指可數?
能夠成就聖人的存在更是鳳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