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會議上,十大理事在會議室裏麵都變得非常的沉默。他們都在思考,楊希加入星河護衛隊究竟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可這是總統李千秋提出來的,也得到了大家的讚同。
就是沒有想到,這才多久,兩個月的時間,這小子搞出了兩件大事,都是為人類立下了巨大的功勞。
當時李千秋就拍板決定,讓楊希先回地球再說。
楊希乘坐的飛行器,自然沒有李素兮使用的飛行器快,足足飛了半個月,才看見了那顆蔚藍色的星球。
這種飛行器是軍用的,每次都能夠運輸六百名聯邦戰士出行,耗費的能源可謂巨大。隻是現在得破例,讓楊希一個人乘坐這麼大的飛行器飛往地球母星,也算是史無前例,獨此一份了。
聯邦科學院,人類最大的科學研究所。
每天有無數的發明從這裏誕生,有無數的技術從這裏傳出來,發展到世界的每一個地方去。這裏的存在,就是為了更好的服務全人類,這個機構不是因為某一個人存在的。
它坐落在北美,曾經國家時代美國的一座城市,名為舊金山,現在單獨拎出來說就是舊金山這座海濱城市。
現在的舊金山,居住的人,絕大多數都是聯邦科學院的家屬及其商家,商家的出現,自然是為了更好的為聯邦科學院的工作人員和他們的家屬,帶去更好的服務。
曾經的舊金山有八十多萬的人口,不到一百萬。現在單單聯邦科學院這座研究基地裏麵,就有十萬的科學研究者。整座舊金山的人口,便因為這大約十萬的科學工作者,人口達到了兩百多萬。讓舊金山這座原本很寧靜的海濱城市,變得喧囂起來。
可以這麼說,除了聯邦政府所在地外,聯邦科學院是整個人類最為重要的地方,就相當於人類的大腦一樣的存在,受到的保護也是最為頂級的。
這裏,聚集了全世界最為優秀的科學家。可今天這裏將迎來聯邦曆史上,最年輕的一位科學院院士。那些難得一見,一直都沉浸在自己研究室的老院士,都一個個的跑到了大樓前麵的空地來等人了。
那些不知情的人,自然是很好奇;知情的人,也想要知道,那個最年輕的院士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
楊希是降落在亞洲華夏機場的,也就是第一戰區最大的機場。然後又乘坐普通的飛行器,在幾個小時以後到達了舊金山這座城市。
舊金山是楊簇這種崇尚科學的人的聖地,他從小就夢想著能夠加入聯邦科學院,現在這個夢想在自己二十一歲的時候真的實現了。
而聯邦科學院的建成,自然是那位傳奇的科學家的功勞,就是為了能夠讓人類更快的崛起。隻有在這裏,才能夠找到那位傳奇科學家的足跡。
至少很多人一直會覺得,阿爾伯特.楊湖林,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沒有之一的那種。
隻是楊希覺得,這種說法是片麵的,因為我們這一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看整個世界的。沒有任何一個人是最偉大的,隻有更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