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戰爭與和平(1 / 2)

“兩國力量相等,外交就是力量。兩國力量懸殊,力量就是外交。”

--------伊藤博文

…………………..

李信當日和那幾位香港客人辯論,五郎也在場。

礙於和李信是合夥人關係,五郎不便說話。

但是,今日又提及此事,五郎還是覺得要說上一句公道話。

“清國腐朽墮落,落後於時代,國力懸殊過大,李鴻章已經盡心盡力了。”五郎伴著一大盆涼皮說道

李信舀了一勺辣麻油到涼皮盆裏說道:“你這論調,倒是和李中堂有些相似。

然而,國家之道,越是弱國,越是奮武以自強,方可搏殺出位,立足世界民族之林。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新天朝立國之戰——朝鮮戰場,硬剛十六國聯軍,便是此道理。

核武之南高麗,亦是此道……

中法戰爭時,李鴻章說馮子材將軍有四不能戰,堅決反對與法國人交戰。

聲稱清國國力弱小,不可以與法蘭西大帝國爭雄。

左宗棠聽聞,拍案而起,大怒說到:【勝固當戰,敗亦當戰!!!】

後來,馮子材出戰,鎮南關大捷,出數十年來中國為外人侮辱之惡氣。

然而,李鴻章已經至天津法租界和法國大使,秘密簽訂投降條約。

這就等於推到敵方大水晶,隊友發起投降。

這樣的豬隊友能忍?!

……………………

有人說請戰的都是書生,都是清流。

請問左宗棠,抬棺西征,轉戰千裏,收複新疆。該如何解釋?

中法戰爭雖勝尤敗,打了勝仗,還是簽喪權辱國之條款,喪失西南藩屬國越南,華南、西南屏障洞開,法國勢力長驅直入中國腹地。

左宗棠臨死前稱十個法國將軍,不如一個李鴻章壞事。

【此次越南和戰,實中國強弱一大關鍵。】

【臣督師南下,迄未大伸撻伐,張我國威,遺恨平生,不能瞑目】

………..

逢事便講國際法,動輒講國力懸殊,不能戰。

每天隻會口頭譴責,嚴正交涉。

事後再拿著銀子,舔著臉去簽訂不平等條約。

李鴻章掌握著,可是號稱【大清最強大的軍事力量】的淮軍和北洋水師。

這兩支超級作戰力量存在的幾十年間,大清國戰屢敗,累計簽訂十九份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可是,大清這陸海最強軍事部隊,卻從來沒有出動過,從沒有參任何一場國家戰爭,沒有收複過一寸土地,沒有奪回過一座島嶼。

唯一一次出手參與國戰,就是甲午戰爭。

兩支【海陸最強】軍隊,一戰而覆滅。

………………

李鴻章,照理說應該是鐵杆的鷹派大佬。

可是,每逢戰事,他卻是堅定的鴿派帶頭大哥,善良的和平主義者。

李鴻章的淮軍集團是在剿滅農民起義戰爭中崛起。

這支軍隊從建軍開始就不是一隻保家衛國的軍隊。士兵當兵為了搶錢搶糧搶女人,軍官為了升官發財,自然是外戰外行,內戰內行。

李鴻章深知自己在朝堂上無以倫比的政治地位,是源於在戰爭中誕生的,強大的軍事利益集團——淮軍,這是他捍衛自己的權位,在朝廷、皇帝、慈禧博弈的本錢。

所以,李鴻章絕對不允許第二支【淮軍】誕生。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

對內,李中堂極力斂財,任人唯親,在兵部安插親信,擠占大量的資源來堆砌自己的淮軍和北洋水師,扼殺楚軍和湖北新軍等軍隊的軍費補給,防止諸軍做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