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西·阿弗萊克在行業裏混了28年,遇到了《海邊的曼徹斯特》。就如他的哥哥,本·阿弗萊克入行19年遇到了《消失的愛人》一樣。
他們自身的氣質,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本·阿弗萊克臉部的木和身材上的笨,給人一種暗示,他是幹得出來那種傻逼事兒的人。
比如,在新聞發布會上,人們讓他站在失蹤的老婆照片前拍照,“笑一下”。
他就……真的……笑了一下。
差點被全國人民噴死。
………………
凱西·阿弗萊克一張稚嫩的臉,在別的電影裏是硬傷,在《海邊的曼徹斯特》裏,就成了優勢。
是那種結婚,有孩子後,還沒什麼責任感還自負的二貨樣子。
這種人,就幹得出,三更半夜去買酒,失火連累了孩子這類事兒。
……………
這就是郭彩潔現在麵臨的問題。
周緯瞳、迪麗娜、陳靈兒三人的表演經驗不夠豐富,演戲一般。
如果周圍都是現代人,最多讓人吐槽幾句演技水平不行,也不至於現在這樣。
可是,如今她們周圍都是東漢末年的古人,氣質、演技,或者說根本不用演,一舉一動都和劇本完美契合。
周緯瞳、迪麗娜、陳靈兒身上那種現代人氣質,就顯得格格不入起來。
………………
現在,郭彩潔做的,既然無法做到“天然”的像,那就隻能通過“演技”來彌補。
提升演技的兩種流派,一種是“表現派”,一種是“體驗派”。
“表現派”是在理解角色靈魂的基礎上,通過外在表現形式突顯人物個性,包括是聲音和**,道具,特定的表情,標簽式的動作等等。
“體驗派”則是認為,演員應該在舞台上想人物所想,思人物所思,努力去進入人物,然後表現出人物的情感。
這種沉浸式的體驗,非常危險,容易讓演員拍完戲仍然沉浸在角色中,無法走出來。
………………
體驗派表演:《無間道》中的梁朝偉,《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希斯萊傑,《朗讀者》中的凱特·溫斯萊特。
………………
其中,希斯萊傑這樣完全融入到這一個反派角色“小醜”裏麵去,希斯·萊傑當時的作法是:把自己鎖在倫敦旅館的房間整整一個月,每一天都透過紀錄研究小醜的聲音和習慣動作,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2007年《蝙蝠俠:黑暗騎士》中扮演大反派“小醜”。
2008年1月22日,希斯萊傑被發現死於紐約的公寓裏,自殺,終年29歲。
2009年2月,希斯·萊傑獲得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
方法派表演例子:《BJ遇上西雅圖》後半段中的湯唯,《V字仇殺隊》中的娜塔莉·波特曼,《變相怪傑》的金凱瑞。
在方法派表演的道路上,香港演員走到極致,香港電影節奏極快,吳孟達曾經一周拍三部電影,中間還要回TVB電視劇客串。
在這種每周數百小時的高強度工作打磨下,一個TVB老演員的腦海中,往往儲備數十種笑,數十種哭,數十種憤怒……
導演需要哪一種情緒,演員就立刻拿出來使用。
這需要演員有著豐富的經驗,社會經曆,強大的情感記憶和肌肉表情掌控力。